52岁的张大伯(化名),在晚饭时间吃了一道杭州的传统美食“蒸双臭”——臭豆腐和臭菜梗,旺火隔水蒸熟即可。对“臭东西”情有独钟的老张,吃掉了几乎满满一碗……
突然脾气暴躁、“尿裤子”
还“变紫了”!
饭后约一小时后,家里人察觉老张变得怪怪的。他突然见谁都不顺眼,一下就火冒三丈,谁也安抚不了,连喉咙都比以前响了!接着老张开始喊胃不舒服,揉着揉着,就呕吐起来,晚饭都吐了个精光。更夸张的是老张居然还“尿裤子”了!此时家里人才发现,老张已经“变紫了”!
老张的手掌和正常人对比
此时的老张双手手心发紫,口唇紫绀,一反常态的“暴脾气”,越暴躁,紫得越厉害,伴随着二便失禁和呕吐,老张整个人突然软了下去,家里人慌了神,七手八脚地把他送到医院急诊。
“病人乏力明显,嘴唇已经很紫了,二便失禁。家属也很惊慌。”急诊科*爱华主治医师回忆当时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这样的情况,我们每年都能碰到,所以第一时间问他家属晚上吃了什么,果然是腌制品。”
经相关检查,老张确诊为“亚硝酸盐中*”。所幸来得及时,经治疗后,老张转危为安已康复出院了。
亚硝酸盐中*=变紫?
医院急诊科周逸丹主任解释道,亚硝酸盐是一种强氧化剂,人体摄入亚硝酸盐后,它会和血液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将氧合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导致其失去固有的携氧能力,身体各组织就会出现缺氧问题。比如老张“変紫了”,其实是身体缺氧导致的。
“一般摄入0.3g—0.5g亚硝酸盐就可能引起中*,但少量进食亚硝酸盐是可以自行代谢的。像老张这样吃了一大碗的,确实太多了,身体难以代谢,就中*了。”周主任补充,一般进食过量亚硝酸盐后,会有1-3小时的潜伏期,是一种进程较快的急性中*。
亚硝酸盐中*时常以头晕、突如其来的性情暴躁、恶心呕吐、二便失禁、头晕黑蒙、变成“小紫人”作为典型表现,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惊厥等症状。
一般最先出现的亚硝酸盐中*情况是“紫绀”,但这不是中*的唯一表现。中*初期不会感到气急,随病情进展,之后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腹痛等情况。如果继续进展,就会产生气急、呕吐、出冷汗,甚至出现“二便”失禁的情况。
老张的病情进展太快,加上惊慌,在他呕吐、烦躁的时候,家里人都没注意到他变紫的手掌,直到二便失禁,才发现他已经出现了紫绀。
医生查房
医生建议这样吃,更安全!
亚硝酸盐中*的患者,基本集中在夏季,因为夏季会给人造成一种这个食物腌几天就可以吃了的错觉。对于实在“好这口”的朋友,周主任建议:
1.时间要‘腌透’,一般要15天以上。
2.要适量,偶尔吃一次两次,每次少量。
3.亚硝酸盐可以溶于水,蒸菜之前,用水洗一洗,可以洗掉一部分亚硝酸盐。
当然,腌制品一类,能不吃就尽量不吃,特别是高血压、肾功能损伤的患者。
生活中还有哪些“陷阱”要注意?
周主任提醒,生活中除了过量吃腌制品会导致亚硝酸盐中*,还有别的途径会导致这样的中*,不可掉以轻心。
01
误食“工业盐”
由于“工业盐”在外观上与食盐相似,误将其当作食盐使用或食用,这是引起亚硝酸盐中*的原因。近年来随食品管控的加强,这个情况已经比较少见,我们在选购时要认准正规厂家生产及有效认证的食盐。
02
习惯“腌腌腌”
很多市民认为自己家做的腌制品“安全健康卫生”,时常存在腌制不到时间、腌制品进食过量的情况,比如文中老张。但是自己家中自制的腌制品在进食前,往往没有经过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所以,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腌制品,有时反而更安全。
03
贮存“放放放”
贮存过久、腐烂或煮熟后放置过久及刚腌渍不久的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会有所增加,该情况下不建议食用。日常饮食中做到尽量不吃、少吃腌制品。
04
“苦井水”
有些地区的井水内还有硝酸盐,会在某些细菌的的还原下,变成亚硝酸盐。常年喝这样的井水,也会导致中*。建议饮用自来水。
此外,体内维生素C缺乏,营养不良,腹泻等均可以成为亚硝酸盐中*的诱发因素。平时应注意维生素C的供应及防治腹泻及营养不良。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医院诊治。
供稿/医院
转载请注明“健康杭州”
众志成城防控疫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