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酸类中毒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生活中每天可能接触的黄曲霉素,到底有多毒
TUhjnbcbe - 2021/8/24 0:17:00
官方

一起了解一下~

还记得去年黑龙江鸡西市鸡东县发生一起集体食物中*事件,9人在家中聚餐时共同食用了自制酸汤子,致7人死亡。经公安机关对现场提取物检测,食物中*曲霉素严重超标,判定为*曲霉素中*。

近几年,关于*曲霉素的科普也有很多,多数是关于*曲霉素致癌,尤其是致肝癌的文章。*曲霉素急性中*,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一般情况下食物霉菌产生的*素量很低,只有严重霉变的粮食才可能会含有大量*素,从而导致急性*性。然而,此次事件,小小的*曲霉素却夺走7条生命,可见其含量很高,*性巨大。

*曲霉素有多*?

*曲霉*素是一类主要由*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是迄今发现的*性和致癌性最强的真菌*素,*曲霉*素B1的*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致癌力是标准致癌物二甲基硝胺的75倍。*曲霉*素比眼镜蛇、金环蛇的*汁还要*,比剧*农药、的*性强28~33倍。*曲霉*素B1的半数致死量为0.36mg/kg,一粒严重发霉含有*曲霉*素40%u3BCg的玉米,可令两只小鸭中*死亡。

年印度发生最为严重*曲霉素中*事件,印度西部两个邦多个村庄皆以玉米为主食,由于当年雨水过多,造成玉米严重霉变,村民食用这些霉变玉米后导致人中*,人死亡,尸检及病理证明,这次中*事件就是*曲霉*素B1中*。

人摄入大剂量的*曲霉*素后急性中*,会出现肝细胞坏死、胆管上皮细胞增生、肝脂肪浸润及肝出血等急性病变,前期症状为发热、呕吐、厌食、*疸,继而出现腹水,下肢浮肿并很快死亡。

*曲霉*素(AFT)是*曲霉和寄生曲霉等某些菌株产生的双呋喃环类*素。其衍生物有约20种,分别命名为B1、B2、G1、G2、M1、M2、GM、P1、Q1、*醇等。其中以B1的*性最大,致癌性最强。动物食用*曲霉*素污染的饲料后,在肝、肾、肌肉、血、奶及蛋中可测出极微量的*素。

*曲霉*素及其产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有些菌株产生不止一种类型的*曲霉*素,在*曲霉中也有不产生任何类型*曲霉*素的菌株。*曲霉*素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各种植物性与动物性食品也能被污染。产*素的*曲霉菌很容易在水分含量较高(水分含量低于12%则不能繁殖)的禾谷类作物、油料作物籽实及其加工副产品中寄生繁殖和产生*素,使其发霉变质,人们通过误食这些食品或其加工副产品,又经消化道吸收*素进去人体而中*。

AF的理化性质

*曲霉尽管种类繁多,但它们基本结构中都有二呋喃环和氧杂萘邻酮(又名香豆素),前者为其*性结构,后者可能与其致癌有关。AFT难溶于水、己烷、乙醚和石油醚,易溶于甲醇、乙醇、氯仿、乙腈和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溶剂,分子量为~,熔点为~℃。

AF对光、热和酸稳定,耐高温,通常加热处理对其破坏很小,只有在熔点温度下才发生分解。在中性、弱酸性溶液中很稳定,pH1~3的酸性溶液中稍分解,在pH9~10溶液中迅速分解破坏。AFT遇碱能迅速分解,pH为9~10时迅速分解成几乎无*的盐,但此反应可逆,即在酸性条件下有复原。因此在食品去*时可利用这一化学反应。*素纯品在高浓度下稳定,低浓度的纯*素在紫外辐射易分解。

5%的次氯酸钠溶液、Cl2、NH3、H2O2及SO2等均可与AFT起化学反应破坏其*性。在自然条件下,食品中污染的AF稳定性很强。AFB1严重污染的稻谷,室温下自然存放已有20多年,*性含量逐渐降低,但仍可检出AFB1。

AF的结构

从化学结构上看,*曲霉*素是高度取代的香豆素。其中AFB1类为甲氧基、二呋喃环、香豆素、环戊烯酮的结合物。AFG1类结构为甲氧基、二呋喃环、香豆素和环内酯。自然环境下,在被污染的食品中只检测出AFB1、AFB2、AFG1、AFG2、AFM1和AFM2,其中以AFB1存在量最大也*性最高,AFM1是AFB1的代谢产物,*性仅次于AFB1。

*曲霉*素的各种代谢产物的*性强弱顺序是:AFB1AFM1AFG1AFB2AFM2AFG2。从*性顺序可以看出,结构中双呋喃环末端具有双键结构的*性大,不具双键结构的*性相对较小。

AF的产生

AF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不同的菌株产*能力差异很大,除基质以外,温度、湿度、空气均是AFT生长繁殖及产*的必要条件。研究者发现AF和寄生曲霉的最佳生长条件为33~38℃,pH为5.0和Aw(水分活性)为0.99。温度在24~28℃之间,相对湿度在80%以上,*曲霉菌产*量最高。故南方及温湿地区在春夏两季易发生AF中*,有的作物甚至在收获前或收获期就可能被AF污染。

AF的分布

AF常常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特别是花生和核桃中。在大豆、稻谷、玉米、通心粉、调味品、牛奶、食用油等制品中也经常发现AF。一般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食品中AF的检出率比较高。在中国总的分布情况为:华中、华南、华北产*株多,产*量也大,东北、西北地区较少。

近年来,虽然媒体对*曲霉素的科普宣传不少,但很多人对它仍存在种种误解,一些网络上流传甚广的*曲霉素“常识”其实都是错的。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下这些错误的“常识”。

霉变花生一定有*曲霉素?错。霉变花生不能吃,但未必有*曲霉素。举个例子,如果花生是因为被污染上根霉而产生霉变的,那就没有*曲霉素。

没有霉变的花生就不含*曲霉素?错。花生是否受到*曲霉污染,肉眼是看不出来的,必须通过检测。

被*曲霉污染的花生肯定有*曲霉素?错。*曲霉是否能产生*素,要看它有没有产*的基因。食品工业中也需使用*曲霉,只要不产*就可以用。

那么,污染的不是*曲霉,是不是就不会产生*曲霉素?居然又错了。除了*曲霉,寄生曲霉也能产生*曲霉素。

总结起来就是,发霉的花生不一定有*曲霉素,没发霉的花生也不一定没有*曲霉素。

地沟油中含*曲霉素?错。*曲霉素主要产生在田间和储存环节,地沟油里的*曲霉素几乎都是人们“脑补”的。

验钞机可以检测*曲霉素?错。*曲霉素可以被激发出荧光,很多检测方法的确是基于这一点。不过一般食品中的*曲霉素含量极低,不可能被验钞机“看”出来。

普洱茶含较多*曲霉素?不准确。普洱是靠微生物发酵得到的,这些微生物菌群会排斥*曲霉,因此一般不会有*曲霉素,只有少数劣质普洱可能含有少量*曲霉素。

腐乳、豆豉、豆瓣酱容易被*曲霉污染?不准确。在制作这些食物的过程中,生产者确实利用了霉变,不过产生霉变的并不是*曲霉,这点和普洱茶类似。虽然不排除这些食物有被污染的可能,但总体上来讲可能性不大。

大米发*是长了*曲霉?不能一概而论。大米发*,更可能的原因是陈化,也就是放久了。陈化会导致营养价值下降,但不一定产生*曲霉素。

*曲霉南方才有?错。南方温暖潮湿,确实更适合*曲霉。不过北方并非净土,尤其是华北地区,温度并不低,也是*曲霉常见的区域。东北、西北相对好一些。

筷子、案板几个月不换就会长*曲霉?错。你以为*曲霉是“吃素”的?看一下*曲霉产*的条件吧,它需要潮湿的环境、丰富的营养,还要携带“产*基因”。为什么*曲霉最“喜欢”花生、大米、玉米之类的食物?就是因为它们有营养。这个条件,一般的筷子和案板都不具备,所以,上面长霉是有可能的,产生*曲霉素,有点异想天开。

虽说不必太担心*曲霉素,但为了家人健康,我们在使用筷子和案板的过程中,最好注意这样几点:

第一,筷子洗完别急着放进筷子盒,稍沥一下水;

第二,筷子盒里不要放太多餐具,多余的晾干后收进橱柜;

第三,定期清理筷子盒,底部容易长霉;

第四,案板尽量做到生熟分开,如果用一块案板的,不要用正反面来区分生熟,应该用先后次序区分;

第五,案板用完,及时清洗干净,不留食物残渣;

第六,案板洗完可悬挂或立起来,不要贴墙放置或平放在台面上;

第七,次日或下一顿饭使用案板前,最好再次用流水清洗下。

来源/基层检验网

中英阿诺康(宁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英国阿诺康国际生物研究有限公司在中国兴办的唯一家集自主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金万元。公司现有产品有诺速亭-海藻纤维修复敷料(贴)、泰速凌-医用冷敷贴、阿诺康-海藻生物胶、康舒亭-生物止血功能性敷料和利雪亭-止血纱布。

公司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活中每天可能接触的黄曲霉素,到底有多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