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接种问答“高考卷”
范围:未接种、第一针已接种人群
一、新冠疫苗接种禁忌症(总40分)可以接种的情况(10分)
1.已知对尘螨、食物(鸡蛋、花生、海鲜、芒果)、花粉、酒精、青霉素、头孢或者其他药物过敏,可以接种。
2.患有心脏病、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不是急性发作期,可以接种。
3.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不作为新冠病*疫苗接种禁忌人群,建议接种。
4.高血压药物控制稳定,血压低于/mmHg,可以接种。
5.糖尿病药物控制稳定,空腹血糖≤13.9mmol/L,无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高渗状态、乳酸酸中*),可以接种。
6.甲减患者服用稳定剂量左甲状腺素(优甲乐),甲功正常,可以接种。
7.慢性湿疹没有明显发作,且处于非治疗阶段,可以接种。
8.慢性荨麻疹当前症状不明显,且处于非治疗阶段,可以接种。
9.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症状不明显,可以接种。
10.慢性肝炎非治疗阶段,肝功正常,可以接种。
11.肺结核不是活动期,可以接种。
12.银屑病非脓疱型等急性类型,处于非治疗阶段,可以接种。
13.白癜风处于非治疗阶段,可以接种。
14.慢阻肺非急性发作期,无明显咳喘,可以接种。
15.强直性脊柱炎无急性疼痛表现,且炎症指标无明显异常可以接种。
16.抑郁症药物控制良好,生活工作如常,可以接种。
17.精神疾病患者,病情稳定,可以接种。
18.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各种药物(包括注射胰岛素),均不作为疫苗接种的禁忌。
19.免疫系统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等)总体原则是谨慎接种。一般情况下,在病情稳定时可以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
20.恶性肿瘤术后超过三年,不再进行放化疗;肾病综合征;肾移植后吃免疫抑制药物;艾滋病患者、HIV感染者,建议接种灭活疫苗或重组亚单位疫苗。
21.阴道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统感染,无发热,处于非治疗阶段,可以接种。
22.单纯腹泻,无发热,每日不超过三次,可以接种。
23.心脏病、支架、搭桥、安装起搏器,术后恢复正常,可以接种。
24.器官移植术后,恢复良好,体征平稳,建议用新冠灭活疫苗。
25.脑梗塞治愈者,或有后遗症(且病情稳定、血压控制平稳)者,可以接种。
26.阑尾炎术后、人工流产术后,身体恢复良好,没有其他不适的话,可以接种。
27.骨折、外伤,无感染发热,可以接种。
28.备孕期、哺乳期可以接种,哺乳期可继续哺乳。
29.男性不存在因备孕不能接种新冠病*疫苗的问题。
30.月经期,可以接种。
31.侏儒症,可以接种。
暂缓接种的情况(10分)
1.任何原因(感冒、伤口感染、局部炎症)引起的发热(腋下体温≥37.3℃),暂缓接种。
2.痛风发作、重感冒、心梗、脑梗等疾病急性发作期,暂缓接种。
3.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正在进行化疗、放疗期间,暂缓接种。
4.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胃部不适等,暂缓接种,查明原因再考虑是否接种。
5.荨麻疹发作期,有皮肤瘙痒症状,暂缓接种。
6.诺如病*或其它病*引起的急性腹泻,暂缓接种。
不可以接种的情况(10分)
1.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不能接种。
2.既往接种疫苗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不能接种。
3.对疫苗成分及辅料过敏者不能接种,灭活新冠病*疫苗辅料主要包括:磷酸氢二钠、氯化钠、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铝。
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5.妊娠期妇女不能接种。
6.患血小板减少症或出血性疾病的,不能接种。
其他情况(10分)
1.新冠病*疫苗不推荐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其他疫苗与新冠病*疫苗的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
2.任何情况下,当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时,不考虑间隔,优先接种上述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3.如果先接种了狂犬疫苗、破伤风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等,需先完成上述疫苗最后一针接种,间隔14天后可以接种新冠病*疫苗。
4.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者应至少间隔1个月以上接种本疫苗,以免影响疫苗免疫效果。
5.既往新冠肺炎病*感染者(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在充分告知基础上,可在6个月后接种1剂新冠病*疫苗。
6.在疫苗接种前无需开展新冠病*核酸及抗体检测。
7.接种后不建议常规检测抗体作为免疫成功与否的依据。
8.现阶段建议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如遇当地疫苗无法继续供应、或者异地接种等特殊情况,无法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时,可采用相同种类的其他生产企业的疫苗产品完成接种。
9.新冠灭活疫苗需要接种2剂,未按免疫程序完成者,建议尽早补种。免疫程序无需重新开始,补种完成相应剂次即可。
10.新冠灭活疫苗在14-21天完成2剂接种的,无需补种。
11.现阶段暂不推荐加强免疫。新冠灭活疫苗按照免疫程序完成两剂次,不再加强。
12.其他情况请咨询接种点医生或拨打我省24小时。
13.没有上臂人员,可以在大腿前外侧中部,肌内注射。
二、老年人接种注意事项(总20分)1.接种前注意事项①如果老年人有基础疾病,一定要确认一下自己是否处于稳定期,如果拿不准的可以和自己的医生沟通一下。②提前预约,戴好口罩,携带身份证,家属陪同前往。③好好休息,不要空腹接种。④穿方便穿脱的宽松衣服。
2.接种时注意事项
①全程佩戴口罩,按接种点标识有序排队,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②向医生主动提供自己健康状况,近期服用的药物信息,并如实填写知情同意书。③如果接种部位有伤口,尽量避开伤口选择另一侧接种。
3.接种后注意事项
①接种完毕,需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②止血棉签丢入医疗垃圾桶或*色医疗废物垃圾袋中。③接种当日注射部位保持干燥并注意个人卫生。
④接种后一周内避免接触个人既往已知过敏物及常见致敏原,尽量不饮酒、不进食辛辣刺激或海鲜类食物,建议清淡饮食、多喝水,适当休息。
⑤如果出现持续发烧等现象,应及时就医并向接种单位报告。
⑥接种疫苗后,仍需自觉遵守社区防疫要求。
三、孕期、哺乳期接种事项(总20分)1、备孕中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不必仅因接种新冠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
2、接种后怀孕①如果在接种后怀孕或在未知怀孕的情况下接种了疫苗,基于对疫苗安全性的理解,不推荐仅因新冠疫苗而采取特别医学措施(终止妊娠),建议做好孕期检查和随访。②还没打完全部剂次的,建议生完宝宝再接着打。
3、哺乳期虽然目前尚无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疫苗对哺乳婴幼儿有影响的临床研究数据,但基于对疫苗安全性的理解,建议对新冠病*感染高风险的哺乳期女性(如医务人员等)接种疫苗。参考国际上通行做法,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疫苗后,建议继续母乳喂养。
4、妊娠期虽然目前没有妊娠期女性接种新冠疫苗后产生健康风险的证据,但是基于科学性和严谨性的要求,目前没有足够的妊娠期女性接种后的安全性数据,因此暂不建议接种。具体以疫苗产品说明书为准。
四、第二针接种问答(总20分)1.“超时”打第二针还有效果吗?
答:浙江省目前主要使用2种疫苗,分别是新冠灭活疫苗与重组蛋白疫苗,不同疫苗接种时间间隔有所不同。新冠灭活疫苗共2针,建议2针剂间隔3至8周,如果超过3周打第二针也是能产生有效保护的,但还是建议尽量在8周内完成接种以确保尽早获得有效保护。重组蛋白疫苗共3针,相邻两针剂间隔建议至少28天,第三针建议在第一针接种后6个月内完成,只要按照程序完成接种,都能达到一样的免疫效果。
2.不打第二针会怎么样?
答:所有疫苗上市前都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不同程序接种的观察,当前制定的接种程序,包括剂次、间隔等建议都是基于我们目前对疫苗产生最佳效果的认识。无论是哪种疫苗,都要完成相应接种程序才能起到最佳的免疫效果,少打1针对效果肯定会有影响,应当尽快按照程序完成第二针接种。
3.第一针打完了,第二针可以使用不同厂家生产的疫苗吗?
答:根据《新冠病*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现阶段建议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如遇疫苗无法继续供应、受种者异地接种等特殊情况,无法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时,可釆用相同种类的其他生产企业的疫苗产品完成接种。”也就是说,如果实在条件不允许,在特殊情况下,同一品种疫苗,比如都是灭活疫苗,是允许替换的,但是不同品种的疫苗不建议替换,比如灭活疫苗不能替换重组蛋白疫苗。
4.第二针可以在外地打吗?
答:第二针最好是原地接种,目前我省各地有组织有计划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原地接种便于统一组织与管理,当然,如果由于工作、旅游等特殊情况身处异地,也可以在当地接种,需要告知医生第一针接种的相关情况或者带上接种记录凭证。
打第二针时,无需重复建档,接种医生可以直接在系统中查到第一针接种信息,其余流程与第一针接种是一样的,包括知情同意、预检、告知、接种、留观等。
5.打完第一针后,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不建议打第二针?
答:如果打完第一针疫苗出现严重急性过敏等罕见不良反应,经医生诊断可能与疫苗有关的,不建议打第二针,但是这个比例是极低的。
6.第二针如果暂时预约不上,怎么办?
答:我省疫苗供应动态更新,将按照计划及时供应,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