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这篇文章不错,点个
原方去茵陈、薏仁、石见穿,加麦冬10克、石斛12克,8剂。
经治后,消渴症状一直未发,多次检查血糖、尿糖均正常。嘱续服〔六味地*丸〕及〔消渴方〕以巩固疗效。
十三、胡翘武(年7月生,主任医师,安徽省名老中医)
阳和平喘汤1组成(1)熟地30克
(2)淫羊藿20克
(3)当归10克
(4)麻*6克
(5)紫石英30克
(6)肉桂3克
(7)白芥子6克
(8)鹿角片20克
(9)五味子4克
(10)桃仁10克
(11)皂角3克
2主治慢性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之属肾督虚冷、痰瘀凝滞而致咳喘经久不已者。
3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温两服。
4加减(1)阳虚及阴者,去肉桂,加山药20克、山茱萸10克。
(2)寒痰化热者,去白芥子,加葶苈子10克、泽漆15克。
(3)气急喘甚者,加苏子10克、沉香3克(后下)。
(4)大便秘结者,加肉苁蓉20克、紫菀20克。
(5)胃脘饱满,纳食不馨者,加砂仁6克、二芽各30克。
(6)痰浊消减者,去白芥子、皂角,加橘红10克、茯苓20克。
5典型病例王某,男,54岁,年3月26日初诊。咳嗽反复发作30余年,加重伴气喘4载。近3年5次住院,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屡治乏效,只赖解痉、激素之剂控制症状,但停药即犯。因症状日益加重、喘咳气急、步履艰难,西药无法改善症状而试服中药。患者面色清晦虚浮、畏寒肢冷、胸膈憋闷、抬肩、言语断续、咳声不扬、痰多泡沫清稀、便秘、舌淡暗润苔薄白、脉沉细弱。此为肾督亏虚、痰瘀恋肺,亟当补虚泻实上下调治:熟地30克、鹿角片20克、白芥子6克、麻*6克、肉桂3克、紫石英30克、紫菀30克、五味子6克、苏子10克、桃仁10克、当归10克、肉苁蓉20克。
方5剂,胸膈憋闷大减,步履登楼不甚喘促。继予上方10剂,诸症再减。后因口干痰液较稠、舌尖淡红、肺阴不足,寒痰化热之象有露,于原方去麻*、苏子、肉桂、白芥子,加南沙参30克、葶苈子10克、冬瓜仁30克,10剂诸症渐平。继予〔阳和平喘汤〕去皂角,减麻*为3克,加淮牛膝10克。30剂后诸症悉已,宛如常人。激素解痉之剂早已撤除,随访至今未见再发。
十四、郑惠伯(年10月生于四川省奉节县永安镇,主任医师)
加味四妙勇安汤1组成(1)当归30克
(2)玄参30克
(3)银花30克
(4)丹参30克
(5)甘草30克
2主治冠心病、胸痞气短、心痛、脉结代、能治疗肝区刺痛及肾绞痛。
3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4加减冠心病:上方加毛冬青、太阳草,以扩张血管;(1)若兼气虚者,加*耆、生脉散以补益心气。(2)若心血瘀阻甚者,加冠心二号以活血化瘀。
病*性心肌炎:上方加郁金、板蓝根、草河车以清热解*活血。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律失常:上方配合〔甘麦大枣汤〕或〔百合知母汤〕,以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5典型病例李某,女,65岁。患冠心病10余年,近年又患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近日卒感胸闷,气短、心悸,脉结代、口腔溃疡、舌质光泽无苔。方用:当归、玄参、银花、太子参、玉竹、太阳草各20克,麦冬、五味子各15克,甘草10克。
服上方6剂,脉结代好转,由三至一止,变为二十四至五止,继用上方。三诊脉已不结代,但口渴眩晕,上方加花粉、石斛、天冬。经过三诊,心律基本正常,观察一年半,病情无反复。
加味二仙汤1组成(1)仙茅12克
(2)仙灵脾15克
(3)当归10克
(4)知母10克
(5)巴戟天12克
(6)*柏6克
(7)枸杞子15克
(8)五味子10克
(9)菟丝子15克
(10)覆盆子10克
2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乳癖辨证属冲任不调者;血小板减少。
3用法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
4加减1.功能性子宫出血:
(1)出血较多、血虚加阿胶、艾叶。
(2)血热加地榆、槐米、仙鹤草。
(3)血瘀加田七、丹参、益母草。
(4)血脱加红参、龙骨、山茱萸。
(5)脾气虚加*耆、*参、白朮。
(6)冲任虚加鹿角胶、龟板胶。
(7)肾阳虚加鹿茸、附片。
(8)肾阴虚去知母、*柏,加女贞子、旱莲草。
2.乳癖:乳癖属冲任不调者,可于上方配鹿角片粉2~4克,分2次药汤送服。
3.血小板减少:去知母、*柏,加女贞子、旱莲草、*耆、*精。
朝鲜特产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