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你出门旅游了吗?朋友圈里满屏的各地美食让你目不暇接,不过如果有朋友去了海滨城市,请一定要提醒他们:千万别吃海虹了!
近日,河北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发布了关于食用海虹的预警通告,通告称*渤海域的海虹体内,麻痹性贝类*素含量已经超出安全限量标准2.0倍以上。如果食用,极易引起中*。近年来食用海虹引发麻痹性贝类*素中*事件频发,河北省每年均会发布此类预警。
真的很*!央视网
你或许没听说过海虹,但提起它的别称贻贝、青口贝,你一定不会觉得陌生。怎么每年这个时候,海虹就从美味海鲜变成了人间*物了呢?还能不能安心吃海鲜了?
0
什么是麻痹性贝类*素?麻痹性贝类*素(Paralyticshellfishpoisoning,PSP)是一类神经肌肉麻痹剂,它能阻断细胞钠离子通道,造成神经系统传输障碍而产生麻痹作用,进而使人中*。
这种*素对贝类是没有*的,因为这种*素在贝类体内是呈结合状态。但是,人吃含有*素的贝类后,*素就会迅速释放,然后呈现*性。如果发生中*,潜伏期仅数分钟或数小时,中*症状包括四肢肌肉麻痹、头痛恶心、流涎发烧、皮疹等,严重的会导致呼吸停止。这种*素*性强,*性是眼镜蛇*性的80倍。
虽然吃贝类会导致中*,但是其实这种*素并不是由贝类产生的,而是由于海洋里的细菌产生,在海藻上沉积,然后贝类等吃了这些海藻,再通过食物链富集,进而进入贝类等的动物体内,并在其体内蓄积、放大和转化等过程形成了这种*素。
麻痹性贝类*素是由石房蛤*素及其衍生物组成的,现已发现该类*素有23种,主要来自于海水中的有*赤潮甲藻,以亚历山大藻为主,此外还包括多种甲藻、蓝藻及与藻类共生的细菌等。
图
pixabay
02
哪些水产有这种*素?人们通常会误食被麻痹性贝类*素污染的贝类(如蚌类、牡蛎、扇贝等)而引起中*。据统计,全球每年因麻痹性贝类*素而引发的中*事件约起,死亡率达到5%。麻痹性贝类*素是我国海洋赤潮*素中最常见的*素之一,约占藻*素引起中*事件的87%。PSP是由石房蛤*素(Saxitoxin,STX)及其衍生物组成的,现已发现该类*素有23种,主要来自于海水中的有*赤潮甲藻,以亚历山大藻为主,此外还包括多种甲藻、蓝藻及与藻类共生的细菌等。人类通常会误食污染PSP的贝类(如蚌类、牡蛎和扇贝等)而引起中*。这些海鲜都可能有*素
麻痹性贝类中*通常是由于食用含有这种*素的双壳贝类水产品引起,这些贝类通过滤食摄入大量浮游生物中的有*双鞭甲藻。常见的贻贝类、蛤类、牡蛎、扇贝类、海扇类等都可能导致psp中*。此次中*的主要是海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贻贝。图
pixabay
03
有多大*性?在所有海洋食品贝类*素中*事件中,麻痹性贝类*素被公认为世界分布最广、发生频率最高、对公众健康危害最严重的*素[3]。这种*素不怕热,而且很容易被胃肠道吸收,且难以被人的消化酶所破坏,加热、微波等常规加工方法因降低水分含量而导致*素浓度增大,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潜在危害。而且,现代医学尚没有特效的解*方法,中*后果常常比较严重,主要还是依靠病人自身的解*、排*机能来分解、清除*物。图
pixabay
04如何管控?全球许多国家及相关国际组织都对贝类水产品进行了严格管理和控制,并制定了相应贝类水产品及其制品的PSP限量标准。
我国及国际上多数国家都以STX为贝类产品中PSP的检测指标。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00g贝类可食部分的PSP限量为80μgSTXeq/00g。目前大多数国家的控制水平是80μgSTXeq/00g。但为提高贝类产品的食用安全性,欧盟等国际组织已建议将可食贝类PSP的最大限量进一步下调。
一般来说,只要是正规的海产品还是可以放心吃的。
图
pixabay
05
如何防止中*?.避免*素爆发高峰期吃贝类水产。
麻痹性*素中*主要的途径是海水污染形成赤潮,由于赤潮中含有大量甲藻类生物,是贝类的食物,从而导致带*。所以,麻痹性贝*中*多发生在4-0月份气温高的季节,这段时间是赤潮时期,所以,这段时间建议大家尽量不要吃或者少吃贝类。
2.去正规渠道购买水产品。
如果要吃,尽量去正规的餐厅吃;尽量选择去大型、正规的超市或市场购买,不要买那些所谓现捕、野生的水产。
参考文献
[]叶志林,曹洁茹,吴霓,等.温度,光照和盐度对产麻痹性贝类*素藻类生长及产*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37(3):32-,.[2]礼贺.麻痹性贝类*素在海洋食品中的安全性研究概述[J].现代食品,,(3):-3.DOI:0./j.cnki.cn4-/ts..03.00.[3]兰文升,张锐,贺秀媛,等.麻痹性贝类*素研究进展[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广东海洋大学%,:-.[4]阮雯,纪炜炜,岳冬冬,等.贝类生物*素研究进展[J].渔业信息与战略,,32(4):-.DOI:0./j.cnki.fishis..04..[5]陈锦钟,洪舒萍,蔡茂荣,等.一起麻痹性贝类*素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30(4):-.DOI:0./j.cjfh..04..[6]蒋幼民,张连生,赵文彬.麻痹性贝类*素中*的流行病学特征[J].现代预防医学,,3(5):7-72.DOI:0./j.issn.-..05..[7]刘智勇,计融.麻痹性贝类*素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热带医学,2,6(2):-.DOI:0./j.issn.-.2.02..[8]林燕棠,贾晓平,杨美兰,等.我国海产贝类体中的麻痹性*素及其来源[J].水产学报,,25(5):-48.DOI:0./j.issn:-..05.08.[9]刘仁沿,刘磊,梁玉波,等.我国近海有*微藻及其*素的分布危害和风险评估[J].海洋环境科学,,35(5):-.[0]于仁成,罗璇.我国近海有*藻和藻*素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海洋科学集刊,,():55-66.DOI:0.6/hykxjk072600.[]陈建华.我国典型贝类增养殖海域藻*素组成、分布状况及贝类染*特征分析[D].中国科学院大学,.[2]EFSA(EuropeanFoodSafetyAuthority).ScientificopinionofthepaneloncontaminantsinthefoodchainonarequestfromtheEuropeanCommissiononmarinebiotoxinsinshellfish–summaryonregulatedmarinebiotoxins.EFSAJ.2,,–23.[3Mons,M.N,VanEgmond,H.P.SPeijers,G.J.A.ParalyticshellfishPoisoring:Areview.RIVMReport388805.,6[4]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