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酸类中毒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小心了吃错云南的这种东西可能性命不保
TUhjnbcbe - 2021/5/15 16:10:00
白癜风治好要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qsnbdf/200110/7745188.html

这是一年中云南人最珍视的季节,属于菌子的季节。直到9月,高原上的空气中飘荡的都是来自山野间的松针味与菌香。

雨后天短晴,采菌人在树根草堆下细心翻找,鸡枞菌共生于白蚁穴,干巴菌埋在松下,松茸未开伞,牛肝盖光滑......它们一一被山民们采下,收入市场,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云南人珍而重之的一口佳肴。

在云南,野生菌是一种占据真菌鄙视链顶端的菌种。它们绝世的鲜味和霸气的*性足以睥睨一切人工培育食用菌,让馋嘴的人们每到夏秋季就欲仙欲死欲罢不能。

据统计,~年云南省共报告野生菌中*事件起,中*人,死亡人,致死率2.7%。家庭中*起数占总中*起数的86.6%。

在吃菌子这件事上,云南人总有着“视死如归”的疯狂。到底是什么样的菌子能让人们如此迷恋?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云南的菌子声名远播?

云南的菌子可以算得上是资深网红了。每年夏天关于吃菌子见小人的梗不重样地在网络上流传。

段子说得好,要想“见小人”,凉拌一盘见手青。

(见手青)

见手青,是几种可食用牛肝菌的统称。此类牛肝菌含有大量的乙酰丙酸化合物,这种物质导致菌体被弄断或擦破皮的部位被氧化后迅速变成靛青色,因而有了“见手青”这一名字。

见手青以浓郁的鲜味、滑嫩的口感而著称,同样著名的还有它的*性,因此有着“菌菇界的河豚”之称。

土生土长的楚雄人小刀是个菌场老手。然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今年新菌上市没几天,他炒了碗辣椒蒜子见手青,中招了。

小刀是在吃后没多久发现不对劲的。当时他正拿着手机玩吃鸡,没玩多久,游戏中冷艳的墨镜小姐姐居然直接从手机里跑出来,在他手臂上埋雷。

“*窝”中长大的小刀还有着一些理性,他冷静地判断中*的情况后开始了魔幻之旅。五花八门的人物全变成了拇指大的小人在他房间里满床椅地跑酷,而床变得无限宽,天花板变成全透明,感官变得敏感而飘散,莫名其妙就多了许多“特异功能”。

“见小人”作为见手青中*后的症状之一,在网络上颇负盛名。因为它,云南就成了哈利·波特的移动城堡,行走的霍格沃兹。

“见小人”的剧本都是随机的,剧情全是意识流,菌子派的漂流有如魔窟秘境般难以描述。这也吸引着一大波拨网友不惜亲自来云南“以身试*”。

有胆大的网友生吃过不太熟的见手青,医院洗胃,“小人儿”没见着,差点见了上帝。

有吃过见手青后呓语、癫狂,如同精分一般。

当然更多人只是将“见小人”这样的经历当成“张震讲*故事”那样听听即可。毕竟谁也无法预见吃过见手青后你到底会碰到啥——万一不幸抽中了“隐秘的角落”剧本,张东升日日夜夜喊你去爬山,心理阴影面积那真是无限大。

其实严格来说,见手青的*性属于神经精神型,它的症状不但有“小人国幻觉症”,还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刺激以及出汗、兴奋、狂躁、谵妄狂妄、呓语等中枢神经症状。因为极难把控的量和因人而异的个体差异问题,事实上看见小人的概率挺低的。

野是菌子野,香是菌子香。

每逢野生菌上市季节,云南大大小小市镇中的“菌子街”也热闹起来。山民们一早挑着从山上摘下的菌子,成筐成篮地摆在路边贩卖,汇聚成一条流动街市。菌子街大多卖的是各地本土菌,山上长什么就卖什么,沾着山土和松针碎叶的菌子五彩斑斓,每一朵都是大山的精华。高峰时期的菌子街人头攒动直至黑夜,有时一天还赶两趟,一趟菌子街逛下来就有一种大王派我巡了一圈山的野生豪迈感。

如果说菌子街是来自民间的村野山歌,那城市中只售野生菌的大型专业市场无疑是多乐章菌子交响乐。

在昆明,几乎很少有人不知道木水花。木水花全名叫做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场,它是云南乃至中国最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场。在冬季和初春,这里卖的大多是冰冻的菌子或干菌,而每年春夏交接的雨季来临,鲜菌上市,木水花犹如在晨光中迎风快速生长的春竹,顿时活泛鲜亮起来。

7~8月是木水花最热闹的时候。与冬春的略显萧条相比,24小时通宵营业的状态热闹非凡。商户们通常在凌晨就开始忙碌,最抢手的时候刚从山上摘下来的菌子在木水花还没来得及落地就被食客抢着搬进了车子后备箱厢里。

市场内最贵的菌子足以卖到天价,产自海拔米以上高原的野生松茸最好品相的能卖到元左右一公斤,干巴菌也有元/公斤的高贵身价。罕见菌种的感人价格显然能轻易将都市中产们打回隐形贫困人口,不由让人感叹实现吃菌子自由实在太难了!

(野生松茸)

(干巴菌)

旺季时,木水花一天交易的野生菌品种多达六十60多种,干巴菌、松茸、鸡枞、黑松露、羊肚菌是老天赐给人间的尖货,价格更平实的牛肝菌、虎掌菌、老人菌、鸡油菌、奶浆菌、珊瑚菌等等则可称得上是出现在老百姓餐桌上的爆款。

少数经验丰富的人还会自己去山上捡菌,亲手采得一窝窝菌子,品尝一手鲜味。

得来的菌子有各种吃法,干炒、炖汤、火锅、熬油、刺身......各式做法来全套,那是大写的真香。

鉴定正宗云南人有一种方法——不吃不是云南人,吃了中*治好了再吃才是正宗云南人。这是云南人对于吃菌子的天生执拗。这种执拗不只体现在从古至今每年产菌时穷凶极恶地吃,更在不要命也要吃。

到底野生菌有怎样的魔力,让人们如此疯狂?

两个字:鲜、少。

野生菌极其鲜美,究其原因,是由其中的氨基酸所决定的。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在氨基酸这一大家族中,有个名叫游离氨基酸的家伙决定了食物的美味程度——品尝某种食物的鲜味,其实就是在吃游离氨基酸的味道。游离氨基酸分为甜味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鲜味氨基酸(如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等)、苦味氨基酸等,决定着食物到底是什么样的味道。

根据中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所做的云南省18种常见野生食用菌营养成分分析,鸡枞、松茸、牛肝菌等野生菌类的风味氨基酸均大大高于平菇、草菇等食用菌。其中属于离褶伞科的野生菌总含量最高,其次为牛肝菌科和红菇科。粗柄白蚁伞所含鲜味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甜味氨基酸等6种氨基酸总和均较其他野生菌高,并远高于人工栽培食用菌,是一种味道极其鲜美的野生菌。

(南华鸡枞)

野生菌天赋异禀的鲜味让人回味无穷。而一年当中,吃菌子的季节唯有夏秋二季,同时气候因素对菌子影响极大,长势与产量皆由天定。

可以说,云南人一年的精气神全凭这一口菌子的鲜气吊着。

因此,在“小人跳舞”、“俄罗斯套娃”、“天女散花”、“划龙船”、“漂浮水母”“徒手抓龙”、“万花筒”等花式中*的背后,硬核的云南人早已将菌子的*素化为刻入骨髓的抗体,肠胃的不适与幻觉仅是这场舌尖盛宴的调味剂。

据研究,我国具有食用价值的野生菌有余种,有*野生菌余种,其中余种经高温或其他处理后可食用。*素无法通过高温降解、*性极强可致死的菌类有30余种,大多属于担子菌门伞菌目鹅膏属、牛肝菌属等。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存在于野生菌当中的*素是让人们中*的罪魁祸首。然而野生菌*素类型纷繁复杂,一种菌类可包括多种*素,同种*素也可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之间排列组合的复杂程度秒杀《百年孤独》的人物关系。

小人国标配见手青就含有*蝇碱,另外一种网红菌类鹅膏菌也是。鹅膏菌又名*蝇伞,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菌,悄咪咪告诉你,马里奥吃了长大的红蘑菇就是它!

在我国,常引起严重中*的主要有褐鳞揭鳞环柄菇、肉褐鳞揭麟环柄菇、白*伞、鳞柄白*伞、*伞、*蝇伞、秋生盔孢伞、鹿花菌、包脚黑褶伞、*粉褶菌、残托斑*伞等。这些*菌就如同五花八门的武林门派,各自有着“*门绝技”。

左右滑动,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心了吃错云南的这种东西可能性命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