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肾脏功能损伤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一旦发病,肾脏功能的损害往往会由轻到重,持续进展,直到肾脏功能完全衰竭。但是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能够阻止慢性肾脏病恶化的进程。
1、哪些疾病能引起慢性肾脏病?
肾脏本身的病变,如: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性疾病,肾结石,先天性和遗传性肾脏病。
其他全身性疾病导致的肾脏损伤,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性肾炎等。
2、慢性肾脏病有哪些主要症状?
大多数慢性肾脏病患者早期多无症状,偶有疲劳乏力,如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应警惕肾功能的损害。慢性肾脏病随着病情的进展和肾功能的恶化,可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其他系统症状:
消化系统:厌食,恶心,呕吐,出血和溃疡
血液系统:贫血,血小板和凝血机制异常
心血管系统:心肌损害,高血压,心衰
神经系统: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改变或精神异常
皮肤:瘙痒,牛奶-咖啡色样皮肤
骨骼系统:甲旁亢,肾性骨病
其他:眼皮、面部和腿部水肿,肌肉震颤,手脚麻木等
3、疑有慢性肾脏疾病应进行哪些检查?
如:尿常规,尿红细胞形态检查,血清肌酐浓度,肌酐清除率,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尿低分子蛋白,尿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B超检查,肾CT和核磁共振成像等。
4、慢性肾脏病应如何治疗?
慢性肾脏疾病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积极治疗,不仅仅是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还应重视合理的营养治疗,运动治疗及心理治疗,对慢性、脏病的转归有重要意义。
1)营养治疗原则:
限制膳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并尽量提高优质蛋白质的比例,至少达到总量的50-70%;热量摄入营充足,每日应摄入30-35千卡/公斤体重的总热量;优质蛋白质食品应尽量均匀分配在三餐,既能减轻肾脏负担,又可保证身体更好的吸收利用;膳食中无机盐的供给药随病情变化而及时调整。如血钾升高,尿量减少时,要求适当限制含钾高的食物;补充钙剂,每天补充-毫克钙,同时限制磷的摄入;维生素供给药充足;出现尿量减少及水肿时,应适当限制饮水
2)运动治疗原则:
慢性肾脏病患者卧床休息并不是无限制的,长期卧床休息也不利于病情的改善,若症状和体征减退或消失则可以适当运动。
3)心理治疗原则:
很多人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应进行科学的心理调理,已达到最佳效果。
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一个威胁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普及疾病知识,提高防病意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生存质量。
5、肾脏病患者为什么要低蛋白饮食?
患有慢性肾脏病时,肾脏排泄代谢废物的能力大大减退,于是,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废物回蓄积在血液中,成为尿*症*素。低蛋白饮食可以减少这些代谢*物的生成和蓄积。所以,低蛋白治疗是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治疗的重要手段。
6、加速肾脏病进展的危险因素:
1)对原发病治疗效果不佳:如高血压、糖尿病控制不好,结石没有排出
2)对慢性肾脏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不佳:如持续蛋白尿、血脂高、尿*症*素蓄积、代谢性酸中*、营养不良等。
3)依从性差:如不定期复诊;随意减药、停药、换药;饮食控制不良。
4)感染。
5)滥用药物。
7、水肿患者应进行哪些自我护理呢?
(1)一般以总量多于前一天总出量ml为宜,若有高热、呕吐、泄泻者则适当增加入量。
(2)重症病人应卧床休息,高度水肿而致胸闷、喘促时取半坐卧位;下肢水肿者应适当抬高,水肿减轻后可适当活动。
(3)每日记录出入液量,每周测量体重和血压,有腹水时则进行腹围测量,作好记录。
(4)水肿部位要避免针刺和注射,防止感染。
(5)观察水肿的部位、程度、尿量及颜色,还应观察体温、血压、呼吸、神态、脉象和舌象的变化。
(6)饮食宜清淡可口,易于消化,忌食海鲜、羊肉、辛辣、肥腻、生冷。水肿初期应吃无盐饮食,肿势渐退后,逐步改为低盐,最后恢复普通饮食。阳水可给清热利水之品,如西瓜、冬瓜、葫芦等果菜;阴水饮食宜富有营养,可常食鱼、肉、蛋、奶、莲子、苡米、赤小豆等,也可用鲫鱼腹内放蒜、葱、姜、小茴香等清蒸吃肉喝汤。
(7)平时注意摄生,起居有时,谨防感冒,不宜过度烦劳,尤宜节制房事,以防损伤真元。
8、肾病患者要
一场疫情,彻底改变了一些人的一生。
有的人家庭破碎,有的人失去至亲,还有那些从新冠病*痊愈的患者,他们的日子过的怎样了呢?
后遗症、并发症是不是存在?
他们的生活有没有什么改变?
01肺部纤维化我们都知道,新冠是一种新型肺炎,以干热、乏力、咳嗽为主,重症患者会导致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和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多器官衰竭。
其中损伤最大的就是肺,它会导致肺部纤维化。
肺部纤维化是一种肺损伤,肺部组织结构被破坏,目前现阶段,对于这种症状没有特效药治疗,且病情不会逆转。
这种肺部纤维化大部分出现在重症和危重症的病例中,出现大量的炎症细胞,在修复过程中会有纤维组织增生,严重的会残留一些纤维化的东西。
钟南山院士在回答有关“肺部后遗症”相关问题提到:“从目前来看,新冠患者肺部纤维化不是太重,看起来是可逆的”。
医院传染病中心医学主任曾德贤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尚不能确定对康复患者的长期影响,这些都需要1-3年的时间,才可以看到结果”。
因为它的不可逆性,很多人把肺纤维化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
02心肌损害在以往的新冠患者中,医生注意到有的人会有胸痛的症状,先是心脏病发作,然后再出现新冠肺炎的症状。
从武汉新冠患者的调查显示出:
12%的患者有心血管损伤的迹象,新冠肺炎病*可能会导致心肌炎和心力衰竭。
年4月,彼得·皮奥特感染新冠。
他曾被称为“顶尖病*学家”、“全球卫生领域的传奇人物”。
也是率先发现“埃博拉病*”的研究者之一。
出院后的他肌肉萎缩,身体无比虚弱,有时候行走都很困难。到了晚上,仍旧虚弱的没力气说话。
更严重的是,他首次被发现心率每分钟达次。
这是相当危险的,随时都可能发生急性心血管病。
他无奈地说道:“我永远不会忘记那种感觉。那不是疲劳,而是筋疲力尽。”
03血栓病*的狡猾让每一个人闻风丧胆,治愈的人们也总有后顾之忧,在诸多后遗症中,血栓是最令人担心的。
根据《每日邮报》报道,国外的专家表示:
“做了大量尸检后,发现患者都有血栓形成的迹象”。
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统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
它会导致心肌梗死、肺梗塞、脑血管意外等等,非常危险。
伦敦国王学院教授还发现:
“医院有30%的新冠患者,体内存在血栓”
尤其对于那些本来就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可能会加剧病情,成为压垮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04对睾丸的伤害新冠不仅对心肺有着很大的伤害,对男性来说,睾丸最容易受到入侵,它可能会使男性生育功能障碍。
当初武汉暴发疫情,专家也提醒过,感染新冠的适龄男性,在康复后应进行生育力检查。
目前还没证实新冠会损伤睾丸及影响男性生育能力,但它与当年的SARS病*与新冠病*结构及特征相似,从SARS患者的情况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参考。
在SARS病*患者的尸检中曾发现睾丸炎的表现,患者睾丸结构受到破坏,精子数量明显减少,炎症细胞及抗体增多。
病*没有直接攻击,而是通过炎症反应间接攻击,让身体产生攻击自己生殖细胞的抗体,导致睾丸炎。
05味觉嗅觉失灵去年,71岁的查尔斯王子,成为英国王室第一位感染者。
康复后的他重新回到人们视野后,他说:“我很幸运地康复了,但我的嗅觉和味觉完全消失了,一直没能恢复……”
失去嗅觉和味觉的患者不止是他一人,NBA球星戈尔贝同样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此前《北京青年报》曾报道:北京地区近多例患者中,其中有33人嗅觉改变,21人味觉改变。
这样的改变,在新冠患者中高达41%。
医院表示:后遗症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永久的。
06抑郁症因为新冠有着极高的传染性和未知性,人们对它的恐惧也很强烈,每当新闻中被爆出有新增病例和他的生活轨迹时。
不少人开始进行了“谴责”。
“为什么生病还出去”
“在家呆着不好么,瞎溜达什么?”
“真自私,传染给别人怎么办”等等...
网络上的谩骂不止,甚至造成了人身攻击,公开个人信息,姓名、电话、身份证号等等。。。
这些排挤、歧视、和不友善眼光的让他们的心理健康也受到了损害。
明明他们也是受害者,却被人看作“妖怪”一样。
日本一位确诊病例,在得知自己感染新冠后,在家隔离期间选择了自杀。
有些痊愈的患者回到家后,每天都过着谨慎小心的生活,邻居的躲避疏远、甚至谩骂,让他们大门都不敢出。
甚至想出门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也会被“监督”“投诉",让他赶紧回家,这样的生活久而久之患上了轻微的郁郁症。
这些不禁让人联想到以前3年的非典,那些在非典中治愈的患者,有的人出现了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在几十年后还在影响着他们的正常生活。
对于新冠病*的后遗症报道少之又少。
原因有二:
一:感染者大多数患者为轻症,病程较短,治愈率较高。
二:新冠肺炎患者“短期内”并不会出现后遗症。
图源:丁香医生
但是我们不得不警惕起来,对它了解的越多,我们越不会对它产生恐惧,做好自身的防护,时刻保护好自己。
对于那些新冠患者,痊愈的患者,让我们多给他们些理解和空间。
相信有一天,我们会完完全全的战胜疫情。
参考资料:
1.八点健闻《新冠后遗症:隐秘之痛丨来自武汉新冠患者家庭的一手记录》
2.观察者网《专家:适龄男性感染新冠肺炎,应进行生育力检查》
3.医学界《“我感染新冠后,差点死了!”世界知名病*专家自述恐怖经历》
4.加西周末《惨!只因参加一次派对43岁肌肉壮汉感染新冠瘦成皮包骨手机都拿不起》
5.丁香医生《金银潭出院新冠患者追踪:超7成半年后仍有症状》
6.北京市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7.北京日报
8.中国经济周刊、华盛顿邮报、Dailymail、smh、今日悉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