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酸类中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育儿知识小儿发烧的ldquo三怕r
TUhjnbcbe - 2021/3/17 16:02:00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http://pf.39.net/bdfyy/xwdt/

小儿发烧

小儿发烧是什么?

发烧在医学上叫发热,是孩子多种疾病的一个临床表现。什么叫发热?即体温的异常升高。孩子正常情况下,一年四季甚至一天之内体温都会有小幅度波动。多数情况下,孩子腋下的温度只要小于37.5℃,均为正常体温。年龄越小,体温调节能力越差,体温波动越大。按体温状况分度,发热分为:

低热:37.4~38℃;

中等度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

小儿发烧,父母如何鉴别简单病因?

既然发烧是疾病的一种症状,那么,如何辨别发烧是由什么疾病引起的呢?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病的简单识别方法:


  ①感冒发烧:体温或高或低,多伴鼻塞流涕、喷嚏、轻咳、咽部充血。


  ②扁桃腺炎:多是单纯的发烧,扁桃体红肿、化脓,可稍有鼻塞。


  ③肺炎:发热、咳嗽、喘息、痰多四大症状均可见,冬季好发的病*性肺炎,在小儿是很危险的一种肺炎。


  ④发烧伴呕吐、腹泻者,多是孩子患了肠炎、秋天的秋季腹泻、夏季的痢疾。在夏季孩子持续高热不退,腹胀,即使暂时无腹泻,也要排除中*型痢疾的可能性。


  ⑤许多传染性疾病均可引起发烧,如水痘、麻疹、幼儿急疹、猩红热等。特别是冬春季节要注意这些疾病的发烧现象。

小儿发烧“三怕”、“三不怕”是什么?

第一怕:孩子体温超过40度,比较怕。

孩子发烧如果超过40度,罹患细菌性脑炎、脑膜炎或败血症的可能性比较高,应特别警觉。脑细胞所能耐受的高温极限是41.7℃,超过这个温度细胞蛋白质才会因高温变质,造成不可回复的损伤,这种极端的高温,很少伴随疾病发生,临床上惟有对麻醉过敏,引起恶性发烧才可能达到如此高温。

一不怕:小儿发热本身不用怕。

小儿发烧是身体对多种感染因素的一种防御反应(多种感染因素包括:细菌、病*、真菌、支原体等)。其中,呼吸道感染最多,而呼吸道感染又以病*为最多,因此,家长们不要因为“发烧是感染引起的”,就直接用抗生素。
  

同时,适度发烧可以刺激人体多种免疫反应,利于疾病康复。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发烧也是一种好事。感染之后不发烧,或严重感染之后小发烧,均提示孩子免疫状况不好,体质较弱,不一定是好现象。

第二怕:孩子发热出现惊厥比较怕。

高热惊厥,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多见于6个月~3岁,5岁以后少见,约50%的孩子父母或近亲中有类似病史,小儿尤以病*性上呼吸道感染多见,因此高热一定要尽快控制!耽误不得!

二不怕:小儿3天之内反复发热不可怕。

许多人认为孩子体温反复就是治疗无效,实际在一次疾病过程中,体温反复几次属于正常现象。

小儿发热感染因素很多,但是以病*为最多,病*感染所致的疾病多为自限性疾病,由於不同的病*感染,加上每一个人对相同病*的反应也有所差异,所以呈现出来的症状自然多样。

一般3-5天会自然缓解,如果反复发热超过5天,就要考虑传单,川崎病等特殊疾病,这时就不能以单纯感冒看待。

第三怕:孩子发热滥用退热药。

退热药是解热镇痛药也叫非甾体抗炎药。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象恶心呕吐等等。其次严重的是肝脏、肾脏的损伤、过敏等症状,严重的可出现胃肠道出血、瑞氏综合、昏迷、代谢性酸中*、致死性粒细胞缺乏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等。

三不怕:孩子发热不吃药不怕。

处理退热的办法很多。

(1)对于38.5℃以下的中低热,在治疗原来疾病的基础上,多给孩子喝些水,保持大便通畅,不必应用退热药物。

(2)体温>38.5℃,物理降温。

①擦拭身体: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毛巾或是纱布(推荐用纱布口罩,遇水会很柔软)全身上下轻轻的擦拭(颈背、腋下、前胸后背、大腿内侧、膝盖窝下还有脚底),这样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②温水浴:有助于散热温水浴 有时候,泡个温水澡是最舒服不过了。它同样也可以起到缓解发热的症状。婴儿应以温水泡澡,或是以湿毛巾包住婴儿,每次5-10分钟。

③冷敷:适宜于大孩子,如果高烧孩子无法耐受,可以采用冷敷帮助降低体温。在额头、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块湿冷毛巾,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当冷敷布达到体温时,应换一次,反复直到烧退为止。也可将冰块包在布袋里,放在额头上。

王卫涛儿科医师

个人简介

王卫涛,男,主治医师,中医儿科学博士。长期跟随四川省首届十大名老中医吴康衡教授,四川省“新四小儿”夏隆江副主任医师、四川省名中医常克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委)等名家学习、伺诊。

擅长小儿慢性咳嗽、厌食、遗尿、便秘的治疗。其次在反复呼吸道感染、鼻炎、消化不良、多汗、淋巴结肿大、扁桃体肥大,腺样体增生等方面均有独特的见解及方法。

END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育儿知识小儿发烧的ldquo三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