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第一场雪
毫无征兆地来了
这个原本赏枫赏叶的季节
一场早早到来的雪
将天地化为素白纯净的奇迹
年11月25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了的一位10岁女性昏迷患儿,病情危重,医院重症监护病房(CCU)及其他多学科的精心救治下,患者转危为安。
01
枫泾古镇
2天前患儿前因“呕吐、头痛2天,精神萎靡、四肢乏力半天”为主诉收住我院儿科一病区,入科后给予抗感染、抗病*、维持内环境稳定等一系列抢救措施治疗后,效果欠佳。中午时分患者意识状态持续加重,急诊请消化内科卢文杰主任、我科任钰鑫科主任前去会诊。此时患者生命体征极其不稳定,病情危重,心率次/分,血压测不出,呼吸浅快,40次/分,急诊查动脉血气分析:PH6.,随机血糖38.4mmol/L,乳酸12mmol/L。患者代谢性酸中*,PH达危急值,随时有可能发生呼吸心跳骤停。任钰鑫主任立即联系科室做好抢救准备,儿科医护人员急诊转院至重症监护病房病房。
东林寺
02
仅用不到5分钟时间患儿就从儿科病房转院至重症监护病房病房,入科后立即重症监护、特级护理,同时予碳酸氢钠纠酸、胰岛素降糖、补液扩容、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入科诊断:1.1型糖尿病2.糖尿病酮症酸中*3.代谢性酸中*合并呼吸性碱中*4.病*性脑膜炎?5.支气管炎支原体感染。积极抢救同时急诊请神经内科胡亚琼主任、内分泌科原丽敏、卞志远主任、心内科王传花科主任多学科会诊。神经内科胡亚琼建议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行腰椎穿刺术及脑脊液检查,排除颅内感染。内分泌科卞志远主任建议积极胰岛素降糖,完善胰岛素抗体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争取对因治疗,心内科王传花科主任结合患儿心电图结果考虑室上性心动过速,立即药物复律。晚上22点左右患儿苏醒,可对答交流,心率95次/分,血压/63mmHg,血糖将至12mmol/L,生命体征明显好转。入科11月28日转入内分泌科普通病房巩固治疗,现已完全康复出院。
03
枫泾古镇
糖尿病酮症酸中*
一、什么是酮症酸中*?
糖尿病酮症酸中*(DKA)是糖尿病的一种急性并发症,严重者危及生命。DKA是青少年1型糖尿病发病和死亡的最常见的急性原因。糖尿病酮症酸中*的发作对大脑有急性结构性的影响,如临床和亚临床脑水肿,在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3个月后脑核磁相关体积和弥散张量成像有所改变。
先说说什么叫“酮症”。顾名思义,酮症就是指酮体过多产生的各种症状。为什么会有“酸中*”呢?因为酮体是酸性物质,如果在体内积蓄过多,会影响人体血液、组织细胞内的酸碱度,使之偏酸,影响细胞功能,称为“酸中*”。
那么到底什么是酮体?为什么糖尿病人有时候酮体会增多呢?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内进行β-氧化所生成的中间代谢物,它包括三种成分: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人体利用能量的主要方式是葡萄糖,少部分是利用脂肪或蛋白质。在正常情况下,血糖能够供给人体足够的能量,机体就不需要脂肪大量分解来提供能量,自然也就没有大量的脂肪酸分解成酮体,血液中酮体含量极少,且以β-羟丁酸为主(70%)。但如果胰岛素严重缺乏的糖尿病患者,人体无法利用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就只能动员脂肪大量分解,造成肝脏游离脂肪酸氧化增加,产生过多的酮体,引起“酮症”。
因此糖尿病酮症酸中*的科学定义是指由于体内胰岛素严重不足和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和水盐与酸碱代谢紊乱的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为主要表现。
东林寺
04
根据体内酮体的堆积程度与酸中*严重程度,可以将DKA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度。
轻度仅有酮症而无酸中*(糖尿病酮症);
中度除酮症外,还有轻至中度的酸中*(DKA);
重度是指酸中*伴有意识障碍(糖尿病酮症酸中*昏迷)。
二、糖尿病酮症酸中*有什么表现?
DKA由轻至重,临床表现也因血糖升高、酮体堆积、脱水、电解质紊乱程度而各有差异。一般来说,会经常有下列临床表现:
1、多尿、口渴、多饮和体重下降、乏力等症状加重:这是因为胰岛素严重缺乏,血糖显著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引起水和电解质的丢失。
2、恶心、呕吐、食欲下降或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可能与酮体堆积及酸中*有关。
3、呼气中有烂苹果的味道:因丙酮可经肺部排泄,使患者呼气中有酮味(烂苹果味)。
4、头晕、头痛、神志模糊、嗜睡、意识改变及休克:这已经是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表现了。重度脱水使血渗透压升高,导致脑细胞脱水而出现头晕、头痛,更严重者引起意识改变与低血容量性休克。
三、怎么预防酮症酸中*?
酮症酸中*的发生经常有诱发因素,1型糖尿病多由于胰岛素突然减量或停用、胰岛素失效;2型糖尿病则常常在各种应激状态下发生。常见的诱发因素有:
病友自行停止胰岛素注射,或减少胰岛素注射剂量;
各种感染:多为肺部感染或者胃肠道、泌尿系急性感染;
暴饮暴食、酗酒:进食过多的高糖、高脂肪食物;
妊娠或分娩;
急性心梗、中风、手术、精神紧张等各种应激状态。
避免上述诱发因素,就能有效地防止糖尿病酮症酸中*的发生和发展。
如果有生病、应激等情况,应加强血糖监测并与医生联系调整降糖方案。如果随机血糖持续高于16.7mmol/L,应立即监测血酮体,以便尽早确诊糖尿病酮症并进行干预。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