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住手
管住嘴
这种鲜香美味
馋不得
误食*蘑菇中*
OCTOBER
在闷热又多雨的季节里,野生蘑菇生长迅速,这些蘑菇虽然味道鲜美,但很难分辨是否有*。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医院接诊误食*蘑菇中*的患者达11人,目前仍有患者在院接受治疗。
“国庆长假期间,我们急诊科接诊了11位误食*蘑菇中*的患者,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患者,每个患者有着不同程度肝肾功能损伤。其中几位患者情况危急,出现了肝衰竭,通过血液净化清除*素保护脏器功能,输血纠正凝血功能紊乱等治疗手段才保住了性命……”医院西医部急诊科医生王齐兵介绍道。
多台CRRT同时运行救治群体中*患者
血液净化联合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引流救治*蘑菇中*病人
我院急诊科是恩施州中*救治基地,在危急重症患者救治特别是中*患者的抢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目前开展了CRRT肾替代,血浆置换、双重血浆吸附等人工肝技术对中*患者进行积极救治。
误食*蘑菇后,患者通常在6至24小时内会出现腹部绞痛、呕吐等中*症状。王齐兵介绍,不认识的蘑菇最好不要去采摘,更不要食用,因为*蘑菇跟正常无*蘑菇一般是很难区分的。吃蘑菇中*的*金抢救时间是6小时内,饭后发现身体不适后,应该带上食用的蘑菇样品立即就医。
近年来,媒体不断报道市民采食野生蘑菇中*的事件,却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每到夏秋雨水旺盛的季节,就有嘴馋的市民对“*蘑菇”新闻置若罔闻,想要亲口一试。
对此,王齐兵表示,*蘑菇往往和无*的蘑菇混生,外观相似,极易误采食。即使是经验十分丰富的生物学家,往往也需要借助实验室专业仪器才能进行精准鉴别。
而非专业人员仅凭经验,靠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来辨识,是很难准确识别*蘑菇的。
有的市民甚至采用民间传说的用银器、大蒜、大米等与蘑菇接触,看颜色有无变化等所谓“老方法”来识别*蘑菇,或者认为高温烹煮、煮沸、晒干可祛*等等,实际上这些方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所以说,最好就是收住手、管住嘴!不采不吃才是预防*蘑菇中*最为正确的方法!
医院专家提醒您:
一旦误食野生蘑菇中*后千万不能大意,一定医院检查和治疗,如果不及时治疗、错过最佳治疗期,将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不采、不食、
不买、不卖野生菌,
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
●
●
文稿
谭发馨侯丹丹
本期编辑
程芷
审核
王在平*文
宣传与对外联络部
恩医头条
恩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