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
福建省海洋预报台官方网站发布信息
从6月6日开始
石狮市永宁镇梅林码头附近海域发生赤潮现象
并有外来务工人员食用贝类海产品中*情况
6月9日
永宁镇*府已经发出通知
禁止所有人员在赤潮完成消退前入海
采捕、捡拾、食用贝类海产品及进行海钓
目前,赤潮还未完全消退
据福建省海洋预报台官方网站发布的福建沿海赤潮发生条件预测中显示,此次赤潮从6月6日开始,范围覆盖石狮市梅林码头附近海域,面积约2平方公里,赤潮水体呈暗红色,呈片状分布。赤潮生物第一优势种为链状裸甲藻,该藻种可产生麻痹性贝*。
石狮市海洋局发布消息,6月9日至10日,受西南气流影响,我省沿海风浪较小,天气以阴到多云为主,气温、水温较高,此类天气形势有利于沿海赤潮的发生和维持。
记者获悉,截止6月9日,共有8名外来人员因误食贝类海产品中*。他们受雇于当地养殖户,作业结束后,带了贝类海产品回家食用,产生了中*状况。后经治疗已有5人出院,仍有3人正在治疗。
6月9日,石狮市永宁镇*府也发出提醒,禁止所有人员在赤潮完成消退前,入海采捕、捡拾、食用贝壳类海产品及进行海钓。
6月9日下午,记者赶到现场获悉,发生赤潮的海域覆盖永宁镇梅林、港边、子英、西岑等村庄。赤潮现场已经明显消退,海水并未有明显泛红现象。不过据官方通报,有*赤潮尚未完全消退。
一位养殖户告诉记者,每年这个季节就多少会出现这种现象,年和年的5月份的两次赤潮现象,对养殖户影响较大。
据悉,永宁镇相关部门已经组织人员在海边巡察,防止群众再次捡拾有*贝类。
相关链接
赤潮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指海洋中某些微小的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条件下暴发性繁殖(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的一种有害的生态异常现象的总称。渔民俗称之为“铁锈水”、“臭水”、“牛粪水”等。
网图
根据赤潮藻类的是否有*,分为有无*赤潮和有*赤潮,无*赤潮一般对人无害;有*赤潮能够分泌贝*,人类一旦食用含有贝*的贝类就可能造成人类肠胃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中*。
链状裸甲藻是生长在河口、海湾的自游生物。在藻华期间,细胞分布于整个水体,最低生长温度4℃,最高生长温度30℃。链状裸甲藻产生的*素(贝*和膝口藻*素)属于麻痹性贝*。引起食用者中*,极端情况下,引起肌肉麻痹、呼吸困难、甚至导致死亡。
预防措施
1
发生有*赤潮时,赤潮发生海域水产品禁止采捕上市,禁止游泳或从事海上娱乐活动;
2
经营企业、餐饮单位、消费者在购买贝类等水产品时,应选择去大型、正规的超市或市场购买,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区域的贝类;
3
市民不要采捕和购买食用赤潮区域的野生贝类;
4
如发现误食,出现中*症状,请尽快就医。
泉州所有小伙伴们
最近吃贝类海产品的千万要当心了!!!
不是太嘴馋的还是先忍一忍吧!
如何更加安全的食用?赶紧和小编学起来!
相关专家特别提醒,为了预防贝类中*,在烹煮贝类前先除去其内脏,避免食用烹调汁液及每次进食较少份量的贝类。
对于贝类海鲜食用时还要注意几点:
1.在烹饪贝类时,要煮熟煮透,高温下会大大降低微生物污染所造成的食源性风险;
2.避免食用贝类周边内脏、生殖器及卵子等发黑的部位;
3.尽量减少食用频率,单次食用量不宜太多;
4.到信誉良好、有检测证书的商家购买,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
食品安全!
不可麻痹大意!
赶紧扩散给身边的亲朋好友!
提醒大家注意:千万别中*啊!!!
来源:东南早报
受海洋赤潮影响,6月8日下午,漳州市漳浦县多名村民疑似食用青蛤后,出现中*症状,截至今天凌晨0时,有36名村民被紧急送医救治,其中1人病情严重。
就在6月8日晚上
朋友圈出现这样一则消息
有人吃了青蛤海鲜后出现中*症状!
呕吐,头晕,四肢麻木,血压升高......
(文章中附食物中*患者就诊图片)
不仅如此
文章中还附有患者病情报告信息
一时间人心惶惶
到底消息是真是假?
据证实:此消息属实!
事件:多名患者食物中*均因进食"淡菜"
据福建东南网消息,6月8日下午,漳州漳浦县佛昙镇多名群众疑似使用贝类海产品后,出现头晕、四肢麻痹等食物中*症状,医院就诊。记者从漳浦县卫计局了解到,截止6月8日24时,先后有36名村医院医院检查救治,其中有1人病情较重,其余患者病情均相对稳定。据初步了解,中*者大多是食用青蛤(淡菜、贻贝)引起的,目前该县相关部门正在紧急处置此事,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据了解,8日下午,医院先后接诊6名食物中*(淡菜)患者,并向漳州市卫计委应急保健办发送了病情报告。报告显示,6名患者中,3名男子林某、吴某、刘某均来自漳浦佛谭。上午9时许,3人共同在工地进食"淡菜",均于11点半左右出现不同程度的中*症状。其中林国文、吴志成出现口唇、颈部、手指轻度麻木感,刘伟强出现口唇发麻以及四肢麻木无力,均无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同样来自佛昙的杨某、陈某都是早上11点多进食"淡菜",后出现颜面、口唇、四肢麻木无力、畏冷寒战、呕吐表现,另外还有三人也出现同样症状,目前在医院就诊。
原因:主要受海洋赤潮影响
6月7日,据福建省赤潮监视监测网报告,6日在泉州石狮市梅林码头附近海域发现链状亚历山大藻赤潮,面积约2平方公里,该藻种可产生麻痹性贝*,省厅已启动赤潮灾害三级应急响应程序。
6月9日上午,漳浦县有关部门发来通报
官方提醒
朋友们注意啦!
因海洋赤潮影响,漳州市沿海部分县(市)出现个别群众食用青蛤(淡菜、贻贝)引起头晕、手脚麻痹等身体不适症状。为确保群众饮食安全,有效预防贝类*素,请各经营企业、餐饮单位严禁制售青蛤类食物,同时提醒广大群众近期暂时不要购买和食用青蛤,慎食贝壳类海产品。发现误食,出现中*症状,尽快就医。
另外,还需提醒大家的是,在烹饪贝类时,一定要煮熟煮透,高温下会大大降低微生物污染所造成的食源性风险;避免食用贝类周边内脏、生殖器及卵子等发黑的部位;尽量减少食用频率,单次食用量不宜太多;到信誉良好、有检测证书的商家购买,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
来源:福建新闻频道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