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秦皇岛、昌黎等地发生多起食用贻贝导致麻痹性贝类*素(以下简称麻痹性贝*)中*事件。
贻贝,在北方称海虹,福建等地称淡菜,是我省居民喜爱的海产品。年,我省曾发生过贻贝和牡蛎污染麻痹性贝*中*事件。
贻贝
麻痹性贝*中*多发生在4-10月份气温高的季节,这段时间内,海洋藻类繁殖迅速,有的藻类含麻痹性贝*,被贝类摄入后,贝类自身不会中*,但会富集*素,人使用麻痹性贝*含量高的贝壳后,就会发生中*现象。提醒我省常见发生麻痹性贝*中*的贝类有织纹螺、贻贝和牡蛎。
牡蛎织纹螺麻痹性贝*据检测,有的贝类体内不仅含麻痹性贝*,还含有河豚*素。麻痹性贝*和河豚*素中*症状相似,均产生麻痹中*现象。
麻痹性贝**素中*的最初症状为唇、口和舌感觉异常和麻木,继而这些感觉波及到靠近脸和脖子的部分,指尖和脚趾常有针刺般痛的感觉,并伴有轻微的头痛和头晕。有时在早期阶段出现恶心和呕吐。
中*稍微严重,出现胳膊和腿麻痹,随意运动障碍,经常有眩晕感。中*严重时,则会出现呼吸困难,咽喉紧张;随着肌肉麻痹不断扩展加重,最终导致死亡。中*致死的突出特点是患者临终前意识始终清晰。危险期为12~14h,度过此期者,可望恢复。
麻痹性贝*中*抢救目前没有特效解*药,只能靠催吐、止泻等方法对症治疗。
麻痹性贝*耐高温,通常烹调方式无法去*。因此,不能寄希望于通过加热降低*性。
我省作为食用贝类致麻痹性贝*中*高发省份,建议居民在未来气温高的季节,需要保持警惕,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