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淮安一家长发现孩子误喝农药后,
居然手机上网搜索治疗方法,
差点闹出人命!
当天,淮安刘女士发现,
家中的农药被2岁的儿子误喝了一口。
照理说医院,
而刘女士却打开了手机,
在网上搜寻治疗方法。
紧接着,刘女士按照网上给出的"药方",
去药店买了25毫克阿托品注射液给孩子服用。
结果没过多久,
孩子的病情突然恶化,
医院。
医院儿科住院医师顾昊回忆,
当时孩子面色潮红,
全身呈粉红色状,
四肢震颤明显,体温也升高,
入院时精神状态很差,
已经处于浅昏迷的状态。
这是典型的阿托品中*表现。
据介绍,
阿托品是一种用于抢救的药品,
然而25毫克剂量的阿托品
已经远远超过了2岁幼儿的使用剂量!
“家长使用的阿托品是25毫克,
这是牲畜使用的量,
正常的小朋友一般用0.2到0.3毫克,
所以才导致了他阿托品中*。”
顾昊介绍,由于治疗及时,
孩子的病情目前已无大碍。
医生提醒,
利用网络给自己诊断病情,
虽然方便但不可轻信。
医院接受治疗。
自己乱使用药物,
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万幸孩子最后没事,
真是个糊涂的妈妈!
再次强调:
网上看病千万不要信!!!
这可是关乎人命的事情!
家长警惕:儿童用药四大误区中国现在的年轻父母大多是80后,对育儿方面特别是儿童用药安全存在诸多的误区,这将对儿童健康带来很大的潜在危害。
误区一:给小儿用“缩小版”成人药
很多家长认为,都是治病用的药,只是小孩小一些而已,减量使用就可以了。殊不知儿童的生理病理特点与成人有很大的区别,很多药物根本不能用于儿童,如果家长把成人用药常识套用在儿童身上,或是简单地“按年龄折算剂量”的方式给孩子用药,都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调查显示,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聋哑学校学生,70%是由于儿童时期用药使用不当造成的。
因此,妈妈们在选药时尽量选择专门给儿童吃的药,比如降火的药可能有很多种,应该尽量选择小儿七星茶等在剂量上儿童专属的药物。
误区二:不重视疾病的“初期治疗”
0-12岁儿童身体尚未发育成熟,抵抗能力还不够强,容易患病,这是很正常的,家长不必过度担心。同时,小孩的合理饮食、科学锻炼和充足睡眠,对增强身体体质、预防疾病非常重要。其次就是对疾病的初期治疗工作,通常情况下很多家长对看似不严重的“疾病苗头”不重视,没有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误区三:看病就要打吊瓶
中国是世界上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在医院一眼望去,吊瓶林立,护士穿梭其中,不断在换着药瓶,场面很壮观。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发现孩子一旦感冒发烧、咳嗽,就自作主张让孩子口服抗生素或者吊瓶。其实,大多数发烧的孩子,尤其是儿童,大多是由病*感染而引起的,用抗生素来治疗病*感染性疾病纯属是滥用。只有当儿童有明确的细菌或支原体感染依据时,才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比如出现白血球数值升高、咳嗽、浓痰、肺部水泡音、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症状。至于上呼吸道感染等一般性疾病,大都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的滥用儿童受害最深,它使发育不成熟的稚嫩身体遭受长期的药害,形成抗药性,体质下降。
专家支招:儿童用药安全知识(攻略)儿童用药安全,对父母来说,责任重于泰山。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为人父母的,如何加强学习,提高科学、安全用药常识呢?
婴幼儿药物使用的五项原则原则1:用法用量要精准。不论是药品的使用时间、频率,还是次数、用量等,都需要父母严密管控。一旦超出剂量,就容易引发中*,而剂量过少则不易达到疗效。就婴幼儿用药来说,比如宝宝腹泻,可考虑使用保济口服液,纯中药的液体制剂,宝宝容易服用,药性温和刺激小。在用量上也很容易确定,口感也适合,这相对西药和其他剂型,如片剂、散剂就要好的多。因此,针对小儿用药,要达到用量精准的目的,还要考虑剂型与小儿服用的方便性、接受度问题。
原则2:早预防、早治疗。妈妈要成为孩子的第二个医生,多了解孩子的生理特性,有针对性的对小孩易患的疾病做到早预防,早治疗。小儿上火,是年轻父母经常忽视的常见疾病,它一般表现为大便干结,小便*赤,口舌长疮或者爱哭闹等症,很多家长往往会忽视治疗,殊不知儿童上火不加以控制治疗,往往会引发扁桃体炎、咽炎、肺炎、感冒发烧等症。治疗儿童上火,其实也很简单,市面上有很多小儿七星茶等专门针对儿童上火的中成药,药材大多选用药食同源的材料,药性安全温和。它冲服方便,口感好,孩子爱喝,是常见病儿童上火的不错选择。
原则3:推荐使用中药。婴幼儿脏器娇嫩,发育不完全,适合使用药性温和、刺激少、副作用小的药物。大多中药都具备这个特性。并且随着中药技术的发展,在服用方法、口感、剂型上都比较适合小儿使用。如小儿经常感冒发烧,可使用感冒灵冲剂,小柴胡等;拉肚子,可使用保济口服液,口感不错,小孩也喜欢;上火了,可考虑使用小儿七星茶,专门针对儿童上火,可预防治疗使用。
原则4:吃药前必要检查,避免误吃
(1)药物种类是否正确。
(2)是否标示有特殊注意事项。
(3)是否仍在保质期。
(4)药量是否正确无误。
(5)大人双手是否清洗干净。
儿童须慎用的四大类药品1.氨基糖苷类:我国卫生部已明确规定,6岁以下儿童应禁止使用这类药品,比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链霉素等,这些药物容易导致儿童耳聋,还可能引起肾功能衰竭。
2.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这些治疗衣原体、*团菌、支原体的特效药,往往会对儿童肝脏造成较大的损伤,如果用药的剂量大,或用药的时间长,则可能造成肝功能衰竭、药物性肝炎,甚至可以引起死亡。
3.氯霉素类:这类药物目前临床上使用得比较少,但儿童使用这类药物后,可能会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灰婴综合征,甚至引起儿童肝功能严重衰竭。
4.奎诺酮类: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是目前成人使用率比较高的药物,但儿童必须慎用,最好不用。因为已有实验数据表明,这类药物可导致软骨发育障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家庭的希望,只有精心地呵护,才能健康地成长。
来源:江苏新闻(jstvjsxw)中国青年报等
编审:李远编辑:白国宁
精彩回顾
高考分数线公布了!
宿舍上下铺怎么选?评论区看酸了
好看请点这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