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酸类中毒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毒性急性肾小管损伤
TUhjnbcbe - 2020/11/5 10:11:00
北京白癜风那里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临床和病理特征

中*性急性肾小管损伤是一种肾小管明显坏死性病变,临床多表现为急性肾损伤,肾小球滤过率快速下降,常见少尿、颗粒管型和少量蛋白尿。某些情况下(如工业/环境*素暴露),可能起病缓慢,表现为渐进性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液浓缩功能丧失。中*性急性肾小管损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可能由多种原因诱发。如果病因找到并去除、肾小管的损伤终止,肾功能可能恢复。

光镜:中*性急性肾小管损伤表现为细胞明显坏死和脱落。依据*素的量和强度的差异,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的程度和面积也有不同。近端肾小管坏死最常见,可见颗粒管型、充满腔内的坏死细胞。肾间质可见水肿,但无明显急性期炎症反应,轻度间质炎症、再生和组织修复,散在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罕见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表现为反应性或再生性改变,包括细胞核或核仁明显、偶见有丝分裂现象。

免疫荧光:无特殊沉积。

电镜:管腔内可见脱落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刷状缘消失、顶端空泡和线粒体肿胀。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空泡变性、基底膜外侧指状突起内褶。氨基糖甙类中*,可见溶酶体髓样小体;胺碘酮中*,可见典型的线粒体改变;铅中*,可见细胞核内铅包含物。

病因/发病机制

中*性急性肾小管损伤可能源于药物、其他外源性物质、内源性*素和结晶,有时特殊的形态学特征可能为潜在的病因提供线索。如,肾小管上皮细胞肿大伴胞质内丰富的小空泡,往往提示渗透性肾病。胆汁、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可形成特殊管型,通过形态学改变易于识别;不同的晶体如磷酸钙(肾钙质沉着症)、磷酸盐(急性磷酸盐肾病)或草酸盐(原发或继发性草酸过多症)均有其特征性改变,某些药物也可见典型的电子显微镜特征。

鉴别诊断

临床上应积极寻找造成中*性急性肾小管损伤的原因。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可见肾小管损伤,但往往有明显的间质炎症和小管炎。轻链管型肾病和轻链肾小管病可见严重的肾小管损伤。特殊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结晶、免疫荧光有助于中*性急性肾小管损伤与各种疾病鉴别。

诊断要点

肾小管上皮细胞广泛脱落

刷状缘消失(PAS染色阅片最佳)

肾小管上皮细胞扁平

1

Figure1.中*性急性肾小管损伤,脱落的上皮细胞再生(肾小球右侧),上皮细胞空泡变性(顶端左侧),上皮细胞明显坏死(中间,PAS染色)。允许转载于AJKD41(1):e25.

2

Figure2.中*性急性肾小管损伤,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变性、坏死;上皮细胞扁平、再生,管腔内可见变性、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中间左侧;HE染色)。允许转载于AJKD41(1):e25.

3

Figure3.中*性急性肾小管损伤,空泡变性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部分管腔内可见坏死的上皮细胞,其他上皮细胞扁平、明显坏死(PAS染色)。允许转载于AJKD41(1):e25.

参考文献AmJKidneyDis.;67(6):e31-e32.

编辑屈凯审核程小红

编译于小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毒性急性肾小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