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2/26 13:18:00
“吃了几条小鱼,差点让自己丢了命。”近日,外地男子严先生在北海误食河豚中毒,出现昏迷等症状,所幸抢救及时,捡回了一条命。资料配图。55岁的严先生是湖北鄂州人,近期在北海常住过冬。今年12月12日下午,严先生和朋友在北海海边游玩时,见海滩上有几条搁浅了的小鱼,“头一次见,不知道是什么鱼”,出于新奇,他便将鱼带回家煮着吃。当天下午6时许,严先生和另一位朋友品尝了这道“美味”。2小时后,严先生开始头晕、呕吐。当晚11时许,严先生症状加重,伴有肢体麻木现象,医院急诊科救治。朋友因吃得少,未出现明显症状。“根据当时的症状来看,他应该是误食了河豚。”主治医生建议严先生住院治疗观察,但严先生并不同意。之后,严先生又呼吸困难,陷入浅昏迷状态,并于13日凌晨送入重症医学科。历经几天的救治后,严先生于18日康复出院。医院送去锦旗致谢。医院有关医生表示,河豚鱼的主要特征为口小头圆,背部黑褐色,腹部白色,背鳍和腹鳍都很软,市民要注意区分辨别。资料配图。医生建议,市民万一中毒,一定要马上催吐,喝大量的水促进毒素排泄,并立即就医。相关链接河豚,俗称“气泡鱼”“吹肚鱼”,在广西又叫“龟鱼”。其外形可爱,肉质细嫩鲜美,却有剧毒。我国已明令禁止河豚鱼上市交易,餐饮场所也不得制售河豚鱼产品。资料配图。河豚毒素是一种非蛋白质的神经性毒素,主要存在于河豚的皮肤及内脏中,特别是卵巢和肝脏。人中毒后潜伏期很短,一般为半小时至6小时,常发于3至4小时。中毒后,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肌肉麻痹、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会抑制呼吸肌,最后因呼吸衰竭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