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酸类中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爱嗦粉的朋友们注意了,当心米酵菌酸中毒
TUhjnbcbe - 2025/1/25 18:29:00
大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bdfyy999.com/

米酵菌酸这个名字听起来可能有点陌生,甚至会让人与酸奶产生联系,但是千万不要被他的名字所迷惑,每年因它导致中毒甚至死亡的悲剧都在接连上演,接下来就跟随小编一起揭开米酵菌酸的真实面目!

米酵菌酸是个啥?

有多毒?

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生的一种脂肪酸代谢产物。椰毒假单胞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喜欢温度25℃-37℃、偏酸性(pH5—7)的环境。像现在高温的夏季是非常适宜此菌的生长繁殖,潮湿不透气的厨房、生产车间则是滋生此类细菌的温床。其实这类细菌本身并不致命,但它能产生两种致命的毒素,分别叫“米酵菌酸(BA)和“毒黄素”。其中,BA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对人和动物具有强烈的毒性作用。

米酵菌酸不幸“中招”

有啥后果?

椰毒假单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起病急,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12小时,少数情况下可长达1-2天,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重者可出现黄疸、肝肿大、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一般无发热症状。

目前还没有特效解毒药物,一旦中毒,病死率可高达40%。所以,米酵菌酸中毒后,必须迅速就医。吃了同样食物的人,不管有没有症状,医院检查。

哪些食物容易

被米酵菌酸“盯上”?

引起米酵菌酸中毒的食品在制作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点,即需要经过长时间发酵或泡发。日常生活中主要有以下三类:

谷类发酵制品,如湿米粉、糍粑、发酵玉米面、酸汤子、糯玉米汤圆粉、发酵糯小米、醋凉粉等;

薯类制品,如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

变质银耳、木耳以及未经晾晒加工的鲜银耳。

牢记这几点,

对米酵菌酸中毒SayNo!

米酵菌酸耐热性强,℃开水煮沸和高压蒸煮(℃)均不能被破坏,进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因此,预防米酵菌酸中毒务必把牢“入口关”。

1、即泡即用,保证新鲜。

最好的预防措施就是不要制作、食用酸汤子等发酵面米的高危食品。此外,椰毒假单胞菌也可能在泡发木耳、银耳等食材上繁殖,进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

因此,食用木耳、银耳等菌类前应检查其感官性状,发现受潮变质的不应食用;泡发木耳、银耳等菌类的时间不宜过长,泡发后应及时加工食用;不能食用隔天泡制加工的银耳、木耳及其制品;不要采食鲜银耳或鲜木耳,特别是已变质的鲜银耳或鲜木耳。

2、正规选购,当天吃完。

从正规渠道选购河粉、肠粉、米线、凉皮等湿米粉产品,尤其是散装产品时,要明晰所购产品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关键信息,查看销售的产品是否符合包装标示的要求,此外还要留意产品感官性状是否正常。

购买河粉、粿粉后应低温储存,建议当天吃完。

3、阴凉通风,注意防潮。

谷物食品应储藏于阴凉通风环境,注意防潮、防霉变。

4、做好厨房环境卫生。

厨房用器皿、刀具、抹布和砧板应该经常清洁和消毒,保持干净。

此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也曾发布提示:虽然通过挑选新鲜的,无霉变的原料,勤换水能够减少致病菌污染机会,但为了保证生命安全,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不制作、不食用酵米面类食品:比如酸汤子、无明显标识的不新鲜河粉等米制品。

责任编辑:高涵

审校:赵璇

1
查看完整版本: 爱嗦粉的朋友们注意了,当心米酵菌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