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酸类中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什么情况下不能喝酒
TUhjnbcbe - 2025/1/13 21:20:00

(1)醉驾与酒驾所谓醉酒实际上是一种急性酒精中毒现象,是服用过量酒精后所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或抑制状态。人类饮酒后的各种表现与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当血液中的酒精质量浓度达到20mg/mI时,人体处于饮酒后的最佳状态,此时饮酒者头脑清醒,表现出兴奋和愉悦感;达到40mg/mL时,饮酒者自控力及行动能力减弱,进入微醉状态;达到60~80mg/mL时,饮酒者失去行动能力,烂醉如泥;当达到mg/mL时,饮酒者失去知觉,昏迷不醒,甚至危及生命

根据我国现行法规,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mL,小于80mg/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mL的驾驶行为。

(2)怀孕、疾病与饮酒孕妇饮酒,酒精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直接毒害胎儿,阻碍胎儿脑细胞的分裂。酒精也是一种致畸因素,能诱发胎儿先天性畸形。

病人是不宜饮酒的,特别对肝胆疾病、心血管疾病、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癫痫、老年痴呆、肥胖病人等。例如患肝炎或患其他肝病的人,应该禁酒,即使酒精含量很低的啤酒,也不应饮,以免加重病情。这是因为酒精能阻止肝糖原的合成,使周围组织的脂肪进入肝内,并能加速肝脏合成脂肪的速度。这样,有肝炎病的人在肝细胞大量受到破坏的情况下,就比较容易形成脂肪肝。同时乙醇在肝内,先要变成乙醛,再变成乙酸,才能继续参加三羧酸循环,进行彻底代谢,最后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以供人体活动时的消耗。肝炎病人由于乙醛在肝脏内氧化成乙酸的功能降低,使乙醛在肝内积蓄起来。而乙醛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对肝脏的实质细胞可产生直接的毒害作用。所以肝病患者饮酒会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1
查看完整版本: 什么情况下不能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