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一级致癌物黄曲霉毒素
科普常识
一、黄曲霉毒素是什么?
黄曲霉毒素,是生长在食物及饲料上的黄曲霉和寄生曲素的代谢产物,是一类基本结构都含有二呋喃环和香豆素的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已经发现的理化性质最稳定的一类霉菌毒素,具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
黄曲霉毒素主要有B1、B2、G1、G2、M1、M2等类型,其中B1的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有关研究表明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高温也难以杀灭。1mg黄曲霉毒素就可以导致癌症发生,一次性摄入20mg黄曲霉毒素可直接致一个成年人死亡,是我们所知最强的生物致癌剂,被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于年划定为一级致癌物。
二、黄曲霉毒素主要在哪里?
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发霉的谷类中,如玉米、花生、小麦、大豆、燕麦、大米等,另外过期的食用油或食物、坚果、菜板等也常出现有黄曲霉毒素。由于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以及寄生曲霉等生成的代谢产物,如果粮食、谷物或饲料等没有及时地晒干,或储存不当,如保存在潮湿环境中、开封后未予及时密封等,则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在长波紫外光下会产生荧光,目前主要的检测手段时采用液相色谱法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
三、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有哪些?
在摄入了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后,就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严重危害,由于黄曲霉素毒性很强,可能会造成消化道损伤,身体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引起慢性中毒,或者引起肝脏发生癌变,出现上腹痛、黄疸、水肿、腹水等不适症状;还可造成肾脏肾曲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身体表现为水肿、血尿等现象。
四、怎样预防黄曲霉毒素中毒?
坚果、粮食、谷物等食物应避免储存时间过久,食用前要打开包装检查,确认是否变质,如果出现明显发霉,切记坚决不予食用,并及时丢掉,避免误食,若出现不适症状,要尽快就医。在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