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从未消逝,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酒就颇有研究,但酒这一物喝下肚,对于身体健康而言并无益处。不少人喝了酒后,面部潮红、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头晕甚至不省人事,这就是我们俗称的——醉酒。那么醉酒算不算是酒精中毒呢?
(图片来源于:千图网)
何为酒精中毒?急性酒精中毒(俗称醉酒),指过量饮酒或酒精饮料后,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先兴奋后抑制的状态。重症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此外还引起肝内血糖的耗竭而导致低血糖。
急性酒精中毒症状和饮酒量和乙醇浓度以及个人耐受性性有关,临床表现:可分为三期。
①兴奋期——即感头痛,欣快兴奋,健谈,饶舌,情绪不稳定,可有粗鲁行为或攻击行动也可沉默,孤僻。
②共济失调期——肌肉运动不协调,行动笨拙,言语含糊不清,眼球震颤,视物模糊,复视,步态不稳,出现共济失调,恶心呕吐,困倦。
③昏迷期——进入昏迷,表现昏睡,瞳孔散大,体温降低,有时陷入深昏迷,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呼吸慢而鼾声,可出现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库)
症状识别①轻度症状——醉酒人呼气有酒味,并出现颜面潮红、疲劳感减轻、头晕、头痛、语无伦次、言语不清、动作笨拙、行走不稳、情绪时悲时喜等;
②重度症状——醉酒人出现昏睡、呕吐、皮肤湿冷、喘憋、心率增快、呼吸减慢、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等,甚至瞳孔散大、抽搐、休克;
注意!注意!当有人发生重度酒精中毒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库)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库)
救治方法①饮水——如果是轻度中毒,应该立刻喝糖水或蜂蜜水,来促进体内的酒精尽快排出。同时让患者卧床休息,注意保温。通常经过充分休息,中毒症状可自行缓解;
②侧卧——如果是重度中毒,千万不要喂食水,将患者摆放成侧卧位,防止因呕吐物吸入气道导致窒息。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尤其是口腔位置要低于喉头位置,以便于呕吐物排出。且患者身边必须一直有人看护,以便及时观察病情。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库)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库)
避免酒精中毒①减少损伤——不空腹饮酒,因为空腹时酒精吸收快,人容易喝醉。而且空腹喝酒对胃肠道伤害大,容易引起胃出血、胃溃疡。喝酒之前,最好先行食用油脂食物,如肥肉、蹄膀等,或饮用牛奶,利用脂肪不易消化的特性来保护胃部,防止酒精渗透胃壁,造成损伤;
②不要混饮——不和可乐、汽水等碳酸饮料一起饮用,因这类饮料中的成分能加快身体吸收酒精,加重酒精中毒症状;
③不要过度饮酒——饮酒时不打乱饮食规律,切不可“以酒当饭”,以免造成营养不良;
④及时就医——饮酒后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一定要询问同饮者是否有类似症状,警惕假酒中毒,如发生以上情况,应及时就医;
⑤毒副反应——饮酒前后不要口服头孢类、甲硝唑等药物,以免引起硫脲类反应,如皮肤瘙痒、药疹、呕吐、腹痛等;
⑥改善饮酒习惯——饮酒时做到“饮酒而不醉”的良好习惯,不要以酒当药,以解烦愁、寂寞、沮丧和工作压力等。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库)
↓↓↓特别提示↓↓↓①酒精中毒初期,要注意患者的安全防护,避免发生摔倒;
②发生呕吐时,及时清理口腔异物,避免误吸或发生窒息;
③急性酒精中毒后,患者全身血管扩张,散发大量热量,甚至出现寒战。应适当提高室温,加盖棉被,为其提供保暖措施;
④由于酒精中毒后患者不能正确表达病情,陪护人员应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