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酸类中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如影随心明明可以向经典看齐,却成了低配版
TUhjnbcbe - 2024/9/30 9:56:00

禁忌题材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容易带来流量,也容易带来口水。归根结底,它其实就是一项高危技术活,拍好了就是《廊桥遗梦》、《花样年华》、《男与女》这样的经典之作,再次一点就是《外出》、《人间中毒》、《昼颜》,拍砸了就是《婚前试爱》、《北京.纽约》,还有《如影随心》。

细究之下,就会发现但凡是佳作,都有一个共通之处:发乎情,止乎礼。男女主角纵使爱得难舍难分,但最终还是选择回归家庭,守住了三观。但更关键的是,故事真正抓住了情感的内核,以细腻的叙事风格娓娓道来,情感变化的过程始终有据可依,无形中为主人公设置了一波“原谅色”,从而引起共鸣。

这就是正向思维,虽然反映的是敏感题材,但并未挑战社会伦理道德,理性占据上风,秩序才是王道。

当然,也可以逆向思维,用“反证法”来殊途同归。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是难上加难,稍有不慎,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执导过不少佳作的霍建起,并未扛起这面“反证法”的大旗,反而成了失败的典型,全然将专注力放到了美术上,为了营造所谓的唯美效果,干脆将片子拍成了超长版的MV,却忽略了对故事本身的雕琢,就像骈文一样,流于形式,华丽而又空洞。

按照影片的逻辑,爱情若是罂粟,那也得吃下后才能中毒。但两位主角可能是脆弱体质,仅仅是对上一眼,就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如果双方都是懵懂少年也就罢了,还能打上“一见钟情”的浪漫标签,但问题是两人都有家室,爱得如此轻巧,是不是太不把自身的责任当一回事了?

即便是中规中矩的《人间中毒》,彼此靠近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细致地描绘了其中的缘由,男女主人公纵然触犯了禁忌,却并非不可理解。而在本片中,就缺少这种情感联结,情感一直飘在半空中,人设也立不住,难以说服观众。

有一首歌曾经这样唱道:“相爱没有那么容易,每个人有他的脾气……”两只刺猬想要相互取暖,但又不肯把刺放下,怎能不伤痕累累?

从一开始,结局就注定好了,导演偏偏要加一个类似于《前任攻略3:再见前任》的结尾,男女主角为一个无法实现的诺言,作一种形式上的告别,简直是将“矫揉造作”的精神发挥到极致。

在某种程度上,过多的旁白就是一种叙事无力的体现,明明可以通过电影语言来推进故事,却偏偏要用画外音来让人出戏。电影不是说书,是要讲“故事”,而不是“讲”故事!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影随心明明可以向经典看齐,却成了低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