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过后,杨小雨仍浑身发麻,在漆黑的房间里,她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据杨小雨事后回忆,她当时“清楚地看到”,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树木和藤蔓,正沿着床的四周和自己的身体,呈螺旋状慢慢地长出来。
两个小时之前,杨小雨吃了一盘野生菌。她明白自己中毒了,“被干翻了”。按她的描述,那一瞬间她孤身一人,似乎忽然置于丛林深处,内心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惧,“快点进来救我,我要死了……”在这个深夜发给妹妹杨小霞的6条语气急促的求救短信里,她这样写道。
女记者吃野生菌中毒,此事一度爬上了热搜榜第一。而就在近段时间,云南误采误食野生菌中毒事件多次见诸媒体报道。根据云南省卫健委7月24日发布的消息:截至7月20日,云南省已发生野生菌中毒事件起,12人死亡。
云南省卫健委发布相关消息
而在今年5月底,云南省卫健委曾发布《预防野生菌中毒预警公告》,提醒群众提高安全意识,不随意采摘食用不能辨别的野生菌类,出现头昏、恶心、呕吐、幻觉等症状后应第一时间就诊。
云南野生菌致死率为何这么高?为什么每年那么多人吃野生菌中毒,吃货们还是会“前仆后继”?我们和一位因野生菌中毒上热搜的记者聊了聊。
“我要死了”:树木和藤蔓“从身体里长出”
在昆明市北市区一家咖啡屋里,杨小雨的言谈举止,看起来不太像个刚刚经历了一次食物中毒的人。
杨小雨是昆明的一名女记者,因为这样的身份,她吃野生菌中毒的事,一度爬上了热搜榜第一。“我中毒轻,但总体而言,这是一件令人后怕的事。”
杨小雨因吃野生菌中毒上热搜
当下正是云南野生菌疯长的季节。7月25日,杨小雨的妈妈从红河州石屏县老家,给她和妹妹杨小霞,带来了3公斤炒好的“牛肝菌”。
这是一种在云南各大餐馆较为常见的野生菌,但为保险起见,这3公斤野生菌,杨小雨的妈妈在老家已经先行尝试,以确定身体无异常反应。
7月26日,杨小雨母亲离昆。当晚,杨小雨和妹妹将冰箱里的野生菌解冻。她们先将野生菌和冷饭放在微波炉上加热,杨小霞担心野生菌没有热透,放在锅里又炒了一次。
记者杨小雨
食用后,杨小霞一切正常,但两小时后,杨小雨呕心想吐,随后不适感越来越严重。她进行了一次自我催吐,仍感觉浑身发麻。躺在床上,她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7月27日凌晨一点多,杨小雨眼前幻象来临。一些野生菌中毒者称,他们能看到各种小人,“我没有看到小人,但我知道,我也遭了,被菌子干翻了。”
在关了灯的漆黑一团的房间里,据杨小雨描述,她“清楚地看到”,叫不出名字的树木和藤蔓,正沿着床的四周和自己的身体,呈螺旋状慢慢地长出来。
她意识到,这是现实和幻觉的交织,“当时我的感觉,是自己处于现实世界和另一个空间的交叉口,可以同时看到两个空间的场景。”她吓得大气不敢出,也不敢随便移动,她拿出枕头下的手机,向住在隔壁房的妹妹求救。她看到手机屏幕已经“凹陷”。
妹妹杨小霞收到了姐姐连续发来的6条语气急促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