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学季,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无限的生机在大地上起舞,当季的新鲜菜肴也随春风一起,悄然来到千家万户的餐桌上。但在气温逐步升高,各种病原微生物滋生繁殖加快,食物容易腐败变质,食源性疾病进入易发、高发、突发期。不良饮食习惯、食物储存不当或误食不安全食品均容易引发食物中毒。
为防范和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有效提高消费者在选购节令食品时的防范意识,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今天东贝食安就带你了解一下春季食品安全相关知识,预防“病从口入”。
一、注意食品卫生,慎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季为其易发季节。其潜伏期一般在2至48小时之间,临床表现以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部分可有发热、腹部阵发性绞痛、粘液脓血便或水样便。
为确保食品卫生安全,食品加工生产和经营单位要把好原料采购关,做好禽畜肉、鱼及含蛋、奶或肉馅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或原料的冷藏工作,防止食物腐败变质;
餐饮单位供应熟肉制品在出品前一定要彻底加热;
生熟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污染;集体食堂等集中供餐单位不外购熟食;
切勿超范围、超能力加菜或供应烧卤熟食等凉菜。
食品从业人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及规范操作,严格执行肠道传染病的调离制度。
二、提高警惕,慎防瘦肉精中毒
之前广东省发生多宗瘦肉精食物中毒事件,对部分群众健康造成了危害,为此,东贝食安提醒您:谨防瘦肉精中毒。饲料中添加了该药物后,可使畜禽生长速率提高,瘦肉含量增加。猪、鸡等动物食用含有瘦肉精的饲料,瘦肉精会在体内积聚,特别是残留在肺、肝、肾等内脏里。人食用瘦肉精含量高的肉和内脏后即可引起中毒,中毒主要症状为口干、头晕、头痛、肌肉震颤、心悸、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出现心律失常。
为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严把原料关,特别是做好肉类等食物原料的索证索票和台账登记工作;消费者购买猪肉时应到有信誉的商场、集贸市场摊档,而且要核实是否有检疫证明,不宜购买外观特别鲜红、纤维比较疏松的猪肉,如食用猪肉或内脏类食物后出现不适,医院就诊。
三、春季慎防六种食物中毒
春季潮湿多雨之时,薯类制品、谷类制品、发酵制品及银耳等食品易因存放过长、过潮被细菌污染,进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一些本来无毒或毒性很低的蔬菜和水果会变成有毒或毒性增高的食品,食用可能会导致多器官损害,进而产生中毒,而不法商贩则会对部分变质瓜果进行处理,改头换面、或榨汁出售给市民。东贝食安提请广大市民在购买、居家饮食时应注意,避免误食后引发食物中毒。
发霉甘蔗
正常甘蔗的横切面是白色、无味的。受到真菌污染而发霉变质后甘蔗质地较软,外皮无光泽,颜色较深,有酸霉等异味,且截面呈浅黄色、浅褐色至深褐色,甚至出现霉点。霉变甘蔗含有神经毒素,损伤人体中枢神经系统,食用后2—8小时即发病,严重者出现昏迷、呼吸衰竭、死亡,其死亡率和出现后遗症的概率达到50%。
东贝食安提醒您:少数不法商贩会将霉变甘蔗再加上一些色素榨成果汁卖,一般人很难分辨出来。所有市民在购买甘蔗汁时应挑选新鲜甘蔗,确认未发生霉变后当场交给商贩现榨。
四季豆中毒
四季豆俗称刀豆、芸豆。生的四季豆中含皂甙和血球凝集素,彻底加热可破坏这两种有毒物质。若加热不彻底,毒素留存极易导致食物中毒。一般吃后0.5-5小时便会发病,先是胃部不适,继而恶心、呕吐、腹痛;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头晕、头痛和发热等症状。
东贝食安提醒您:四季豆正确烹调是充分加热、彻底炒熟,使豆棍由支挺变为焉弱,颜色由鲜绿色变为暗绿,吃起来无豆腥味。消费者在外用餐时,也要有自我保护意识,若发现上桌的四季豆色彩鲜绿,则要先浅尝一口,没有臭青等异味时,方可放心食用。
发芽马铃薯
马铃薯又称土豆、山药蛋、洋山芋,是我国家庭常用的蔬菜,很多农民家里都会储存一些,随吃随做。时间稍长,土豆表面会长出绿芽。马铃薯营养丰富,但内含有龙葵碱,但未成熟马铃薯和发芽马铃薯含龙葵碱较高,进食后极易中毒。食用0.2克-0.4克即可引起中毒,数10分钟或数小时之内即可发病,患者首先感到咽喉部瘙痒、烧灼,上腹部烧灼、发热或疼痛,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东贝食安提醒您:到了春季生芽的马铃薯较多,对发芽多、皮肉变色的马铃薯不可食用。市民购买时要适量,土豆保存要得当,防止发芽。
鲜黄花菜
鲜黄花菜里含有秋水仙碱,本身无毒,但进入人体后,被氧化成氧化二秋水仙碱就有毒了。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渴等症状,严重者可有血便、血尿或无尿。秋水仙碱是水溶性的,食用鲜黄花菜前一定要先经过处理,去除秋水仙碱。可以将鲜黄花菜在开水中焯一下,然后用清水充分浸泡、冲洗,使秋水仙碱最大限度地溶于水中,此时再行烹调,可保安全食用。
东贝食安提醒您:鲜黄花菜,每次不宜多吃,食后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医院就诊,同时也可先自行采用简易方法进行催吐,以减少有毒物质吸收,但不要自行乱服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鲜木耳
春季是南方木耳疯长的季节,有人认为,刚采摘的木耳鲜嫩可口,但专家提醒大家还是不要立刻就食用,因为鲜木耳含有一种卟啉类光敏感物质,人食用后,会随血液循环分布到人体表皮细胞中,会引起皮肤瘙痒,受太阳照射后,会引发日光性皮炎,严重者可使皮肤坏死。这种有毒光感物质还易被咽喉粘膜吸收,导致咽喉水肿。
野蘑菇
每年春季,毒蘑菇生长旺盛,是引起毒菇中毒的高发季节。每年均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因采食野蘑菇中毒甚至丧命。毒蘑菇与食用菇没有明显区别,仅凭肉眼难以鉴别,容易因误食而造成重大食物中毒,误食毒蘑菇中毒症状严重,死亡率极高。
东贝食安提醒您:不随意采摘、购买、食用野菜野果或不认识的野蘑菇。购买蘑菇等食品时,应到正规的超市、农贸市场采购,不在散商游贩处随意购买,并保存好购物凭证。
预防食源性疾病,从小事里做起
?不买不食腐败变质、污秽不洁、含有害物质的食品。?不买不食来历不明、标识不清、颜色过于鲜艳的食品。?不光顾无证无照摊贩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食品店。?不吃野菜野果,生吃务必洗净,进食前后洗净双手。?购买、食用前检查产品包装是否严密无损。?不盲目相信广告宣传,谨慎购买“限定”“新潮”食品。?剩饭剩菜2小时内放冰箱保存,不超3天,彻底加热。?生熟食品分开处理,不在室温条件解冻食品。?购物先买常温食品后买冷藏食品。分开放置,外表有液体的要进行二次包裹。?变质食品易有香气刺鼻、存在异味、滋味苦涩现象。出现感官异常立即停食。东贝食安立足团餐餐饮,以“让食安管理更简单”为企业的核心理念。多年来,通过运用互联网思维构建“互联网+AI监管”的食安管控云平台,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为核心。通过建立食安管理体系、巡检工具、智慧食堂、明厨亮灶、三方巡检等产品落地设计,形成体系化、可执行的食安管理系统;实现企业、门店大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存储,为就餐者提供实时的就餐信息动态、为门店工作人员提供实时的动环数据监测与监控、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数据支撑。
东贝食安,致力于用科学完善的食安管理体系,为连锁团餐企业打造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线上线下一站式食安技术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