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购积极抛售坚决
上市公司投资创业板短平快
尽管2009年年报披露工作尚未进入高峰期,但从目前241家已发年报公司所披露数据来看,上市公司去年四季度对创业板依旧保持了投资申购热情,且在申购成功后大多“上市即抛”上证报资讯统计显示,目前241家已发布2009年年报的上市公司中,包括海马股份在内的9家公司在报告期末持有创业板公司股份,且无一例外均是第三批发行上市的创业板公司。由于该批次企业在今年1月8日方才上市,由此可以断定这些创业板股份乃是通过一级市场发行申购所得。而这一持股特点也意味着,在对第三批公司进行积极申购的同时,上市公司四季度也对先前两批发行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予以了减持套现。创业板市场一推出,首批招股的10家企业随即遭到上市公司“追捧”。2009年三季报数据显示,有多达30家上市公司参与了对首批10家创业板公司的上发行认购。以海马股份为例,公司当时动用了千万元资金参与“打新”,最终获得包括特锐德、神州泰岳在内的7家创业板公司股份。然而,参照海马股份最新披露的2009年年报,上述7家创业板公司已全部从海马股份证券投资序列中“消失”。而在对上述股份进行减持的同时,公司在四季度则再次通过“打新”而购得上海凯宝等三家创业板公司股权。西部资源2009年年报则显示,公司去年12月通过上申购获得500股金龙机电新股,随后又于报告期内将上述股份卖出而获得51%的投资收益率。由于金龙机电12月25日方登陆创业板,可见西部资源在金龙机电上市后便抛售。有分析人士指出,鉴于创业板股票上市后往往波动较大,加之一些公司对自身证券投资有相关规定,因此上市公司对申购所得创业板股份大多在其上市首日便予以抛售,以此追求稳定的投资收益,而非选择价值投资。不过,上述分析人士同时提醒,随着新股发行改革的逐步深入,近期新股发行已出现首日跌破发行价的情况,因此上市公司未来通过“打新”追求投资收益的同时,也需多一份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