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酸类中毒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漫议启蒙qyfx5w35
TUhjnbcbe - 2020/6/27 11:16:00

漫议“启蒙”


“启蒙”,《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普及新知识,使人们摆脱愚昧和迷信。这样的解释当然是正确的,然而,似乎并没有说到“启蒙”的核心,即人们为什么愚昧、迷信而需要去普及新知识。这也许得从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去探索。人类从动物中分化、提升出来时,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并没有尊卑之分,对从大自然中获取的食物,平等地共享。这时人们的愚昧、迷信来自大自然。人类初始的神话就是对大自然、对“天”愚昧、迷信的产物。这是人类最早的被“蒙蔽”。随着人类对大自然认识的不断加深,新知识的不断获取并得到普及,人类在不断的“启蒙”中摆脱愚昧、迷信。然而,宇宙无穷,大自然的奥秘决不可能完全被人类认识,人类将永远出于大自然的蒙蔽之中。在对大自然的认识过程中,人类的“启蒙”是没有尽头的过程。“人定胜天”等说法,作为口号鼓舞斗志,是可取的;对大自然“天”说“破除迷信”,作为科学认识,这本身就是“蒙蔽”。在对大自然“天”的认识过程中,人类永远需要“启蒙”。人类在对大自然“天”的认识过程中被“蒙蔽”,需要“启蒙”,是科学认识过程,没有什么可叹可悲。人类被“蒙蔽”、需要“启蒙”的可叹可悲,在于人与人关系中有意制造迷信蒙蔽他人,达到罪恶目的的那一领域。“天子”这个词语什么时候产生,已经很难说清楚。《诗经.大雅.常武》中写道:“徐方既同,天子之功。”《礼.曲礼》:“君天下曰天子。”可见“天子”在中国文化里出现得很早。把统治“天下”的人说成“天”的“儿子”,这无疑是制造迷信,蒙蔽他人,吓唬他人,目的是巩固统治,获得好处。人类初始阶段,为争夺更多食物、财富,主要凭力气;后来,就用起了智慧,这就说制造迷信:我是“天”的“儿子”,是老“天”派我来统治你们的,我当然应该多得食物和财富;我多得食物和财富是“天”的意旨,谁也不能违背;谁违背了,谁就要遭到“天”的惩处——天火烧;他们卑鄙地秘密地放起火来,谎称“天火”。卑鄙的谎言重复千万遍成为“真理”,于是“君天下曰天子”的说法成为公论、常识;再后来,“天人合一”的“理论”成为公理;而这就是中国的“文化”。在这“文化”形成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些人制造迷信蒙蔽他人,而自己也在制造过程中被蒙蔽,其目的旨在取得支配他人的权力。说到这里,我们对“启蒙”这个词语的解释应该偏重于用新知识使人们摆脱对权力的崇拜和迷信,在天地间独立自主,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里的难题是对家庭伦理的认识。每个人都是父母生养,没有人不受父母家庭的深刻影响。父母的权力崇拜和依附,不可能不影响孩子。这还不是主要方面。主要的是“人”对父母养育之恩如何看待。金圣叹认为,男女结合,主要是性快乐、性本能,生养孩子犹如动物生养小动物一样,没有什么恩德应该报答。小动物那里有报答老动物的举动?金圣叹的说法遭到严厉谴责,人们骂他是禽兽。然而,近代性学研究认为金圣叹的说法还是有一定科学价值的。家庭伦理观念,实际上是人们权力崇拜的基石,“家天下”就是把“天下”当成自己的“家”的。人们有了“家”的意识,就有了为“家”谋利益的私心,为“家”去争夺财富和地位。于是,“蒙蔽”手段的运用就不是什么希罕事了。由为“家”谋私立,扩大而“族”,再扩大为“民族”、“国家”,“蒙蔽”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孝为天下先”、“忠君报国”、“爱国主义”等,是最厚重的“蒙蔽”。上面说过,父母生养、抚育孩子,应该是社会义务,不然,“家”就会“绝户”,没有继承人;一个“家”“绝户”,不会对社会发生影响;很多“家”“绝户”,社会人口畏缩,人类的发展就成为问题。“养儿防老”,当然很重要,但是,与人类发展相比,是次要的。其实,“孝为天下先”,是为“忠君报国”做铺垫的。皇帝是天下的父母,人人都得孝敬。“爱国主义”,是好听得词语。问题是,在中国,“爱国”和“忠君”几乎是同义的。爱那些不把自己当人而只当奴隶的“君”,有意义吗?到了市场经济的时代,所谓“商业文化”,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根本。于是,在美丽语言的掩盖下,坑蒙拐骗无所不至。在这些“文化”的“蒙蔽”下,人们被“蒙蔽”的状态就难于“启蒙”了。比起被大自然对人类的“蒙蔽”,人类自己制造的各种“文化”,对人类的“蒙蔽”更加沉重,“启蒙”起来难度更大。人类在“文化”追求中,当然有真理的因子,但更多的恐怕是自己“蒙蔽”自己。怎样走出人为的“蒙蔽”,也许是人类更应该重视的“启蒙”。在人类行进的长途上,“蒙蔽”一个一个地被人自己制造出来,又一个一个地被人自己“启蒙”;这样的过程没有终结。人类无法走出“蒙蔽”状态。人类要新生,只有一条路子:重新建立道德和秩序,重新建立文化精神。赞

1
查看完整版本: 漫议启蒙qyfx5w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