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影院“商”味浓-渐演变成摩尔百货业的副业
最近,徐家汇两家相距咫尺的影院被分别冠以“五星”头衔,而影院的“五星模式”简单概括就是:位处商业*金地段,全进口设备投入,高层次维护管理。高投入以获得高收益,传统意义上的影院消费越来越与销品茂MALL内的配套餐饮、娱乐城无异,逐渐演变成城市摩尔百货业的副业。 从1998年的环艺影城、2001年的柯达超极电影世界到去岁今春的永乐影城、UME新天地影城、八佰伴影城、虹桥世纪电影城,还有即将面世的时代广场、虹桥购物乐园等等电影城,新面市的影院无一例外地演绎着“商业模式”:面貌不过是设置在MALL/特大百货商厦里的“餐馆”,不过这个“餐馆”端出的“大餐”是电影。 如今,人们去影院已经不单单是为了看电影,消费需求使得商业性影院的特质有了变化,开始趋同于餐饮、娱乐业。有人说,电影院开在商业中心自然赚钱了,其实不尽然,就目前几家商业性影院而言,*金地段的高租金不过是高投入的一小部分而已,保证稳定票房的很重要一点就是影院设备和环境。全进口放映设备,一律的阶梯式座椅使观众视线的无遮拦程度达到尽可能大,时尚的灯箱与变幻的投影踩着流行的步伐,就是从入口开始的羊毛地毯也保证全进口品质,舒适时髦成了商业性影院吸引人群的最大特征。 以前,新建的电影院总要经历几年过渡期才能谈到赢利问题,上座率也是慢慢爬升,如今,商业性影院轻而易举地实现了短时间内赚钱的目标,影院的商业特征一再强化。目前,位于上海商业地段的电影院一年的单座票房大多在17000至18000元之间,据专业人士分析,这样的“单座率”对面积相对有限的商业性影院来说已基本处于饱和状态,也即这样的影院已经处于一个赢利相当稳定的时期,而这些影院从开门营业到迎来票房高峰有的不过短短几月,“五星”之一的美罗城柯达超极电影世界2001年3月15日开业,当年9个半月获980万票房,翌年全年票房收入达1600万,均稳居沪上影院票房第三位置,据柯达电影世界营运部经理徐有才透露,影院已经经营2年,收回的投资额在三分之一左右,投资方估计的5至7年收回投资成本绝对没问题。近在咫尺的港汇永乐电影城马年大年初一开业迎客,年初三票房就达17万元,位列全市第二,未过几月就以“黑马”之势跃居影院之首。八佰伴新世纪影城今年1月28日正式开业,头一个月的票房收入就达到187万元,发展势头直逼一江之隔的环艺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