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气温攀升,一片春意盎然,很多食客又开始思念美味的河豚了,正所谓“拼死吃河豚!”近日,常州市四院急诊抢救了三名吃河豚中毒的患者。3月8日晚,两名男性一名女性患者因进食养殖河豚后出现口舌发麻伴有恶心呕吐症状来院急诊,接诊医师是四院急诊科副主任巢益群,当即判断他们是河豚中毒,立即给予催吐、洗胃等抢救措施。所幸,三名患者进食量不多,出现口麻之后立医院,经过急救措施后症状缓解。“我们吃的是养殖的河豚,以为没有毒性!”患者觉得很奇怪。据了解,养殖的河豚虽然比野生河豚安全,但是也有毒性——河豚毒素,河豚毒素就是导致食用河豚中毒的“罪魁祸首”。“河豚毒素是自然界发现的毒性最强的神经毒素之一,仅0.5毫克即可致人死亡,目前尚无河豚毒素的特效解毒药。”巢益群介绍说,“而且河豚毒素是一种非蛋白质神经毒素,耐高温,℃加热4小时仍有毒性。所以,有‘搏死食河豚’之说。”“在进食河豚之后出现手指、口唇和舌头发麻、刺痛症状时,医院就诊处置,因为河豚中毒发病迅速而且剧烈,有的人在10分钟之内就发病,最长6小时内发病。严重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甚至四肢肌肉麻痹、血压和体温下降。”巢益群提醒:春季是河豚卵巢发育期,此时,其毒性最强,食用河豚时,如果加工处理不当容易导致中毒,如果实在抵挡不住河豚的诱惑,必须选择有资质的餐饮企业,切莫购买、自行捕捞或者食用野生河豚。同时,巢益群再三强调,目前对于河豚中毒没有特效解毒药物,一旦中毒,通常只能采取催吐、洗胃等去毒措施和对症治疗处理,对于重症的救治成功率不高。通讯员杜蘅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毕俊星校对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