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酸类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9人聚餐8人死亡,罪魁祸首米酵菌酸到底是 [复制链接]

1#
前几天黑龙江鸡西市某小区家庭9人聚餐,结果食物中毒。当时在其食用的酸汤子中检出超标黄曲霉素,疑似中毒原因。但据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消息,经疾控中心检测发现,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患者胃液中也检出,由此定性为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食物中毒事件,否定了此前黄曲霉素的推断。截止目前,9名中毒人员中,已有8人死亡,还有一名在抢救中。什么是米酵菌酸?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单胞菌属米面产生的一种毒素,其毒性惊人,一旦中毒,死亡率甚至可以达到40%到%。而米酵菌酸耐热性极强,即便用℃的开水煮沸或者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毒性。米酵菌酸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造成严重损害。在今年7月,广东揭阳就发生一起米酵菌酸中毒事件,可疑中毒食品为粿条,其中一人死亡,2人病重。再往前看,年浙江金华一家三口进食浸泡了2天的黑木耳,结果出现米酵菌酸中毒症状,其中一名7岁小女孩出现多器官衰竭。米酵菌酸中毒事件相对较少,但后果严重,造成的后果往往非死即伤。所以,哪些情况会出现米酵菌酸?在高温潮湿的天气下,南方的河粉、肠粉、陈村粉、粿条、米线米粉、濑粉等湿米粉,北方一酵米面制作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另外就是银耳和木耳就等食物,容易受到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毒素,从而引发食物中毒。而这些食物之所以容易产生米酵菌酸,是因为其制作需要长时间发酵或浸泡,从而易被椰毒假单胞菌米面亚种污染。所以建议上述食品应冷藏保存,并尽快食用。通报显示,而鸡西市米酵菌酸中毒事件中,导致中毒的酸汤子材料在冰箱中冷冻一年之久,食用是非常危险的。如何预防米酵菌酸中毒?1、米酵菌酸中毒往往发生在潮湿阴雨的春夏季节,储存不当就会引起细菌大量繁殖,所以贮藏环境应选择通风、干燥的地点,存储器皿不要直接放在地面,应放置在至少离地10厘米高的潮湿垫上,防止潮湿和污染;2、购买粉面、银耳木耳等食品,应确认生产日期、保质期限,并尽快食用,尽量不长时间保存;3、干米粉、河粉、木耳等食物需要浸泡时,时间不宜过长,尤其不可食用浸泡过夜的黑木耳。一旦忘记食用导致浸泡时间过长,应当丢弃;4、如果出现疑似米酵菌酸中毒症状,比如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等症状,应尽快催吐,排出胃内食物,减少毒素吸收,医院救治;5、生产企业、食堂等单位,应做好消毒清洁等工作,并依自身需求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定期检测,确认食材和卫生环境的安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