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立体精准白癜风治疗方案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50704/4650518.html春节临近,大家免不了在聚餐时小酌几杯,吴医生在本文开头先提醒大家两件事:一是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尚处于发酵阶段,大过节咱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出门了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把口罩戴好。第二个就是不出门在家里跟亲朋好友小酌几杯的时候一定注意适量的原则,美酒虽好,可不能贪杯。
每年的大型医院急诊科最忙碌的时节,上到酒精中毒、急性胰腺炎,下至胃肠感冒,跑肚拉稀,给大家欢乐的节日气氛带来了一丝阴影。我国自古在社交界就有着“酒文化”,朋友间喝得好,才能处得好。但是因此而带来的酒精中毒案例也是屡见不鲜,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那些酒精中毒致死的原因,给大家敲一敲警钟。
酒精在体内的代谢损伤机制
酒精的有效成分是乙醇,通过体内的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而乙醛进一步脱氢氧化形成了乙酸。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实际上真正让我们人体受损的物质并不是乙醇,而是乙醛,乙酸对身体也是无害的。因此有这样一种说法,人体内乙醛脱氢酶的含量和能力代表着一个人的酒量,正是乙醛脱氢酶发挥作用才能把有害的乙醛转化为无害的乙酸。
酒精的代谢场所主要在肝脏,同时肾脏、胃肠道和肺也参与了代谢过程。乙醇或者说乙醛对我们人体的损害主要是中枢神经的抑制和对肝脏代谢的影响,前者一般是急性发生的,而后者往往是慢性地造成肝脏的损坏。
单次大量饮酒最大的危害就是神经中枢细胞的损伤,乙醇可通过影响大脑的神经功能,表现为一种“先兴奋后抑制”的中毒症状,即饮酒前期出现大脑皮层兴奋,引发情绪激动、躁动亢奋和小脑共济失调等表现,后期通过抑制运动及呼吸中枢,引起嗜睡、意识不清甚至呼吸循环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此外,由于意识不清而造成的跌倒损伤,甚至是误吸窒息,都是酒精中毒的并发伤害。
急性酒精中毒的死因
上面介绍了急性酒精中毒对人体损伤的机制,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由于这些机制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或者不良后果是如何威胁我们的生命健康的。
除了我们常说的“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双硫仑反应外,急性酒精中毒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双硫仑反应:由于服用头孢类抗生素后饮酒而产生的体内乙醛脱氢酶失活,进而造成乙醛大量堆积,引起急性酒精中毒反应)
一是酒后误吸造成的窒息。大量饮酒后乙醇通过血脑屏障渗透至神经中枢,对中枢细胞起到抑制的作用,出现昏迷或嗜睡等症状,人体的正常生理反射,如咳嗽反射,此时也趋于迟钝。由于胃内存有大量食物残渣和酒水,一旦恶心呕吐时这些胃内容物就会形成反流,一旦误吸至气管中,将会有窒息的风险,非常危险。
二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酒精对人体神经中枢的刺激常常会导致血压升高,此时如果存在着心脑血管病变的基础,则容易出现大血管的痉挛,甚至是破裂出血。常见的由饮酒诱发的心脑血管急症主要有: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脑出血等。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1万人死于酒精中毒引起的脑出血,占总体死亡人数的1.3%。
此外饮酒还可导致急性胰腺炎、低血糖昏迷、肝、肾功能紊乱等危险,这些同样都可以危及生命安全。
总结
每逢佳节亲朋好友聚餐饮酒是件开心的事情,但在高兴之余一定要注意饮酒适量,切不可因为寻开心而误了身体的健康。吴医生在此对预防急性酒精中毒给大家提出6点建议,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
避免空腹饮酒,一定要在喝酒前吃一些菜肴铺垫一下;不要轻信民间的所谓解酒秘方,只有少喝酒、慢喝酒才是解酒秘籍;服用头孢类药物时,严禁喝酒;轻微醉酒时,可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和胃粘膜保护剂(替普瑞酮等)缓解症状,但此举不是万能的;一旦醉酒,周围人应避免醉酒者仰卧位(也就是躺着),要协助其头转向一侧,避免出现呕吐物误吸;发现异样及时拨打。希望大家能通过本文再次引起对酒精中毒的